1Z202050 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分析
1Z10205l 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人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b。
2.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进度报告
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此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并在事态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4.工程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是很难避免的。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当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已发生工程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以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1Z202052 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如下:
1.比较
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2.分析
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上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3.预测
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4.纠偏
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报考控制和主动控制。纠偏首先要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偏差原因有些是无法避免和控制的,如客观原因,充其量只能对其中少数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力求减少该原因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在确定了纠偏的主要对象之后,就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纠偏可采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5.检查
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1Z202053 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施工阶段是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成本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其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
(二)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控制同样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
1.材料用量的控制
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具体方法如下:
(1)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
(2)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3)计量控制。准确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检查和投料计量检查。
(4)包干控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控制。
2.材料价格的控制
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所组成,因此控制材料价格,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
施工项目的材料物资,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结构件,以及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周转使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从价值角度看,材料物资的价值,约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60%~70%以上,其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由于材料物资的供应渠道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所以控制的内容和所采取的控制方法也将有所不同。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据某些工程实例统计,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部分的总费用中,垂直运输机械费用约占6%~10%。由于不同的起重运输机械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起重运输机械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确定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综合经济效益。
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为有效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支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
2.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4.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E。
(四)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
分包工程价格的高低,必然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项目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分包价格的控制。项目经理部应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初期就要确定需要分包的工程范围。决定分包范围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对分包费用的控制,主要是要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 '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
二、赢得值(挣值)法
赢得值法(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作为一项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最初是美
国国防部于1967年首次确立的。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先进的工程公司已普遍采用赢得值法
进行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用赢得值法进行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基本
参数有三项,即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1.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为BCWP(Budgcted Cost for Work P击formed),是指在某一时间已经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以批准认可的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由于业主正是根
据这个值为承包人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相应的费用,也就是承包人获得(挣得)的金额,故称赢得值或挣值。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己完成工作量×预算(计划)单价(1Z2020531)
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简称BcWS(Budgeted Cost for Work Scheduled),即根据进度计划9在某一时刻应当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以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一般来说,除非合同有变更,BcWS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保持不变。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一计划工作量×预算(计划)单价(1Z202053=2)
3.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简称ACWP(Actual Cost for Work Performed),即到某一时刻为止,已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所实际花费的总金额。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LZ202053-3)
(二)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在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它们也都是时间的函数。
1.费用偏差CV(Cost Variance)
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一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当费用偏差CV为负值时,即表示项目运行超出预算费用;当费用偏差CV为正值时,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
2.进度偏差SV(Schedule Variance)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一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当进度偏差SV为负值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当进度偏差SV为正值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快于计划进度。
3.费用绩效指数(CPI)
费用绩效指数(CPI)一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当费用绩效指数(CPI)<1时,表示超支,即实际费用高于预算费用;
当费用绩效指数(CPI)>1时,表示节支,即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费用。
4.进度绩效指数(SPI)
进度绩效指数(SPI)=己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当进度绩效指数(SPI)<1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
当进度绩效指数(SPI)>1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
费用(进度)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结果很直观,有助于费用管理人员了解项目费用出现偏差的绝对数额,并依此采取一定措施,制定或调整费用支出计划和资金筹措计划。但是,绝对偏差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如同样是10万无的费用偏差,对于总费用1000万元的项目和总费用1亿元的项目而言,其严重性显然是不同的。因此,费用(进度)偏差仅适合于对同一项目作偏差分析。费用(进度)绩效指数反映的是相对偏差,它不受项目层次的限制,也不受项目实施时间的限制,因而在同一项目和不同项目比较中均可采用。
在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控制中引人赢得值法,可以克服过去进度、费用分开控制的缺点,即当我们发现费用超支时,很难立即知道是由于费用超出预算,还是由于进度提前。相反,当我们发现费用低于预算时,也很难立即知道是由于费用节省,还是由于进度拖延。而引人赢得值法即可定量地判断进度、费用的执行效果。
三、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
偏差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横道图法
用横道图法这行费用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遭标识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横道的长度与其金额成正比例。
横道图法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它能够准确表达出费用的绝对偏差,而且能一眼感受到偏差的严重性。但这种方法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的较高管理层应用。
(二)表格法
表格法是进行偏差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项目编号、名称、各费用参数以及费用
偏差数综合归纳人一张表格中,并且直接在表格中进行比较。由于各偏差参数都在表中列出,使得费用管理者能够综合地了解并处理这些数据。
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具有如下优点:
1.灵活、适用性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进行增减项。
2.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偏差分析所需的资料,从而有利于费用控制人员及时采取针对
性措施,加强控制。
3.表格处理可借助于计算机,从而节约大量数据处理所需的人力,并大大提高速度。
(三)曲线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上三个参数可以形成三条曲线,即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曲线。
采用赢得值法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还可以根据当前的进度、费用偏差情况,通过原因分析,对趋势进行预测,预测项目结束时的进度、费用情况。
四、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
(—)偏差原因分析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己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三条曲线靠得很近、平稳上升,表示项目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如果三条曲线离散度不断增加,则预示可能发生关系到项目成败的重大问题。
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从而有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在进行偏差原因分析时,首先应当将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偏差的各种原因逐一列举出来。导致不同工程项目产生费用偏差的原因具有一定共性,因而可以通过对己建项目的费用偏差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为该项目采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纠偏措施
通常要压缩已经超支的费用,而不损害其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例如:
1.寻找新的、更好更省的、效率更高的设计方案;
2.购买部分产品,而不是采用完全由自己生产的产品;
3.重新选择供应商,但会产生供应风险,选择需要时间;
费用偏差原因
4.改变实施过程;
5.变更工程范围;
6.索赔,例如向业主、承(分)包商、供应商索赔以弥补费用超支。表1Z202053-8为赢得值法参数分析与对应措施表。
赢得值法参数分析与对应措施表
1Z202054 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
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来记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后据以提出一些用货币来反映的有关各种综合性经济指标的数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等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由于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2.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如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登记,质量登记,工效、定额计算登记,物资消耗定额记录,测试记录等等。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它的特点是,对个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例如各种技术措施、新工艺等项目,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可以对准备采取措施的项目进行核算和审查,看是否有效果,值不值得采纳,随时都可以进行。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它的计量尺度比会计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它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特有的方法,不仅能提供绝对数指标,还能提供相对数和平均数指标,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确定变动速度,可以预测发展的趋势。
1Z202055 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通过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
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
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 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例1Z202055】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比目标成本增加30657元,资料见教材表1Z202055-1。
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1.分析对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30657元,该指标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的,其排序见教材表1Z202055-1。
2.以目标数4,4,3040元(=600×710×1.04)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30替代600
630×710×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30替代71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
630×730×1。03=473697元。
3.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478296-465192=13104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473697-478296=-4599元。
4.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152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3104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599元。
5.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22152+13104-4599=30657元,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
的总差额相等。
(三)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四)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法
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例如: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的关系又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资支出完成最大的产值。因此,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说明问题。
2.构成比率法
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即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3.报考比率法
报考比率法,就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报考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二、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所谓综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种生产要素,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成本费用,如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等。由于这些成本都是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而逐步形成的,与生产经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上述成本的分析工作,无疑将促进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是: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特别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费用微不足道的零星工程。但是,对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则必须进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通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系统分析,可以基本上了解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二)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对于具有一次性特点的施工项闰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按照成本目标指定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2.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
3.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4.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5.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6.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三)年度成本分析
企业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而项目成本则以项目的寿命周期为结算期,要求从开工到竣工到保修期结束连续计算,最后结算出成本总量及其盈亏。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除进行月(季)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汇编年度成本报表的需要,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因为通过年度成本的综合分析,可以分析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从而可对项目成本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四)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而且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营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施工项目只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单位工程),就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竣工成本资料作为成本分析的依据。
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资源节起对比分析;
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