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问题在我国许多企业和项目中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体制、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源於 MIS 软体的盲目选型以及软体本身的集成度不高。具体到大多数专案管理软体而言,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软体系统集成度和推广应用深度不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报考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尚未形成,报考共用不佳,存在 “ 报考孤岛 ” 现象。公共基础资料编码的不一致,导致资料的不一致性,资料品质难以有效控制,资料共用和关联程度不够。
● 业主与承包商的资料不连续、不集中,施工、监理、专案部资料独立,各部门的报考传送成本较高。
● 资料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仍需要持续落实。
● 工程资料库向生产移交的内容和方式难以落实。
● 推广应用力度不够;软体进一步改进的工作量超出当前报考技术力量所能承受的范围。
如此看来,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报考系统如不加以改造提升或重建,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为此,需要通过正规的报考资源规划,在总结已有经验和搞好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应用系统模组和资料资源进行梳理,建立工程管理报考系统的报考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系统功能模型、资料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用以指导、控制和协调工程管理报考系统的资料库和应用软体发展工作,使其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的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服务,又能有效地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报考交换服务。
报考资源规划的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报考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是报考资源规划。报考资源规划,是指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报考,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报考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业务流程,搞清报考需求,建立企业报考标准和报考系统模型。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现有的报考系统及各种应用,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不符合的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从而能积极稳步地推进工程管理的报考化建设。其最终目的是在统一的报考平台上建成集成化、网路化的报考系统,从而形成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神经网路。
报考资源规划建设步骤
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报考需求分析和资料流程分析。这是按职能域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整理、定义网上交流资料的格式和内容,对内外、上下资料流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报考需求的规范化描述,可为报考资源规划的开发打好基础。
其次,要建立报考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资料元素标准 、报考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资料库表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将贯穿报考需求分析、资料建模和後续应用开发的全过程。报考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建立,是做好资料环境升档工作的基础。
最後,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建立功能模型和资料模型。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报考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报考系统框架。建立工程网路 / 报考系统框架的目的,是使工程的投资方、承建方、监管方、报考中心负责人和报考系统开发人员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并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从而有效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报考化建设。
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报考资源规划时,要注意各部门的叁与,发现系统需求分析、开发和应用各个环 节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总结和分析。对於那些需要直接购买供应商产品的情况,也需要结合集团报考系统的规划和工程管理整体需要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