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多年的瓶颈何时打破?
捆住手脚的到底是什么?
如何让资金在企业的血脉中顺利流通?
融资瓶颈的产生不仅源于我国承包工程企业的自身实力、国家的政策,而且还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小,融资能力差。
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起步较晚,规模无法与发达国家的承包工程企业相比,自然在资金实力上也相去甚远,导致其借贷能力有限,企业发展受到制约。
2.我国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发展还不成熟,限制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外国同行的竞争。
我国的传统出口市场主要为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考试|大|其政治、金融和商业风险都较高。而我国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如西方发 达国家,对一些国家的承保条件要求过高,承保难;同时,保险费率较高,加重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成本负担,降低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实际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出口卖方信贷融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开始以带资承包的方 式更多地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考试|大|程企业主要依靠出口卖方信贷为国外大型工程项目融资,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利用出口卖方信 贷融资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将给我国企业带来4个不利之处:第一,此类贷款势必以负债的形式表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影响了企业再融资的能力;第二,在国际工程合同中,出口卖方信贷融资条件一般与延期付款合同条件相对应,因此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将显示大量的应收帐款,不利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第三,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将日益开放,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将很快直接面对汇率风险。汇率的变动,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将一个赢利的项目变为一个亏损的项目,而一个项目的失败将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为了占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更大的份额,尽快突破融资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扩大融资渠道,尤其是应积极探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所通行的项目融资方式。
项目融资是"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实体安排的融资,其贷款人在最初考虑安排贷款时,满足于使用该经济实体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并且满足 于使用该经济实体的资产作为贷款的安全保障".因此,项目融资用来保证贷款偿还的首要来源被限制在项目本身的经济收益——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 资产价值,而不像传统的公司融资(Corporate Finance)方式那样,依赖项目发起人(Sponsor)或投资人自身的资信(Credit)。即项目融资的还款来自于未来项目收益。
项目融资的主要特点是:
1.有限追索追 索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期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以除抵押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的权力。项目融资中,贷款人可以在贷款的某个特定阶段(如项目的建 设期)对借款人实行追索,或者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包括金额和形式的限制)对借款人实行追索。除此之外,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借款人除该 项目资产、现金流量以及所承担的义务范围之外的任何形式的财产,即有限追索。
2.融资渠道多元化项目融资之所以适合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发,正是因为它具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包括有限追索性的项目贷款、发行项目债券、政府贷款、多边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出口信贷等。
3.风险分担对于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以合同形式在项目发起人(投资者)、贷款人、工程承包公司等项目相关方(Project Stake-holder)之间进行分担。在项目融资中,将各类风险具体化,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当事人承担多大程度的风险,用何种方式来承担。以项目合 同、融资合同、项目未来产品的销售合同、担保、支持文件作为风险控制的实现形式,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彼此衔接,使风险得以规避、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