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2013年真题】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运行的约束机制,取决于()。
A.各质量责任主体对利益的追求
B.质量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C.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
D.外部的监控效力
E.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程度
【答案】CD
【解析】约束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能力。
2.[2015年真题】在大型群体工程项目中,第一层次质量控制体系可由()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
A.建设单位
B.涉及总责任单位
C.代建单位
D.施工总承包单位
E.工程总承包企业
【答案】ACD
【解析】在大中型工程项目尤其是群体工程项目中:第一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应由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在委托代建、委托项目管理或实行交钥匙式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应由相应的代建方项目管理机构、受托项目管理机构或工程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
3.[2013年真题】下列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中,属于“三检”制度范围的有()。
A.自检自查
B.巡视检查
C.互检互查
D.平行检查
E.专职管理人员的质量检查
【答案】ACE
【解析】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015年真题】根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备案文件资料包括()。
A.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B.规划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
C.工程竣工与验收申请报告
D.环保部门出具的准许使用文件
E.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准许使用文件
【答案】ABDE
【解析】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d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备案。
5.[2013年真题】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B.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C.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D.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签署的竣工决算书
E.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答案】ABCE
【解析】具备下列条件时,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①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②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④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⑤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6.[2014年真题】按事故责任分类,工程质量事故可分为()。
A.指导责任事故
B.管理责任事故
C.技术责任事故
D.操作责任事故
E.自然灾害事故
【答案】ADE
【解析】工程质量事故按事故责任分类分为:指导责任事故、操作责任事故、自然灾害事故。
7.[2013年真题】某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对该事故进行调查,经过原因分析判定该事故不需要处理,其后续工作有()。
A.补充调查
B.检查验收
C.做出结论
D.提交处理报告
E.实施防护措施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8.[2013年真题】关于因果分析图法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一张分析图可以解决多个质量问题
B.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集思广益
C.因果分析图法专业性很强,QC小组以外的人员不能参加
D.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以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E.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
【答案】BE
【解析】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①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②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③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④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⑤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9.[2014年真题】质量管理方法中,直方图的分布区间宽窄取决于其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
A.平均值
B.中位数
C.极差
D.标准偏差
E.变异系数
【答案】AD
【解析】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10.[2011年真题】在施工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中,直方图一般用来()。
A.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B.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C.分析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
D.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
E.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ABCD
【解析】直方图法的主要用途:①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②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