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1、基本原则
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
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2、路基与填料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按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3、基层与材料
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
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
4、面层与材料
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包括SMA和OGFC;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
(1)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路面、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
(2)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3)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范围相同。
(4)沥青贯入式面层宜做城市次干路以下路面层使用,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其集料最大粒径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沥青路面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1)路基
性能主要指标: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
(2)垫层
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1)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2)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3)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性能主要指标:
1)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
2)排水垫层应与边缘排水系统相连接,厚度宜大于150mm,宽度不宜小于基层底面的宽度。
(3)基层
性能主要指标:
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
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4)面层
性能主要指标: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噪声量
知识点一: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颗粒孔隙之中以及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水。
知识点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以消除或减轻水对路基稳定的危害。
知识点三、危害控制措施
工程应用
(一)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1)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二)路面裂缝防治
(1)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 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用 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分别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技术要求。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