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隧道相关的土方开挖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部分的核心知识点,且为历年真题案例考核的高频考点,喷锚暗挖(矿山)法案例的可考性较高。
相关知识如下:
1、浅埋暗挖法施工因掘进方式不同,可分为哪些具体的施工方法?
浅埋暗挖法施工因掘进方式不同,可分为众多的具体施工方法,如全断面法、正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等。
2、简述全断面开挖法、台阶开挖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开挖方式?
(1)全断面开挖法采取自上而下一次开挖成型,沿着轮廓开挖,按施工方案一次进尺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2)台阶开挖法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以上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工作面或几个工作面,分步开挖。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一般情况下,将断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土、下部台阶等三部分,根据断面的大小,环形拱部又可分成几块交替开挖。环形开挖进尺为0.5~1.0m,不宜过长。台阶长度一般以控制在1D(D一般指隧道跨度)为宜。
3、简述全断面开挖法、台阶开挖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各自适用情形?
(1)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土质稳定、断面较小的隧道施工,适应人工开挖或小型机械作业。
(2)台阶开挖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以及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隧道。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断面较大的隧道施工,是城市第四纪软土地层浅埋暗挖法最常用的一种标准掘进方式。
4、简述全断面开挖法的优缺点?
全断面开挖法的优点:采取自上而下一次开挖成形,可以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有利于围岩天然承载拱的形成,工序简便;缺点: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
5、简述眼睛工法的施工顺序?
双侧壁导坑法又称眼镜工法。施工顺序: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期支护闭合→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期支护→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期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期支护上→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期支护,使初期支护全断面闭合→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期支护→施作内层衬砌。
6、暗挖隧道内和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术措施分别有哪些?
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
(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
(2)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
(3)设置临时仰拱。
(4)管棚超前支护。
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术措施:
(1)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
(2)冻结法固结地层;
(3)降低地下水位法。
7、冻结法主要优缺点?
主要优点:冻结加固的地层强度高;地下水封闭效果好;地层整体固结性好;对工程环境污染小。
主要缺点:成本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8、《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规定:地下铁道隧道工程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区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9、喷锚暗挖法施工隧道的复合式衬砌为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应采取什么方案?
应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辅以防水层组成防水体系,以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洞、预埋件、桩头等接缝部位混凝土及防水层施工为防水控制的重点。
10、列举小导管相关常用的设计参数?
超前小导管应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直径40~50mm,小导管的长度宜为3-5m。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
11、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不同土质条件下如何选择注浆工艺?
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挤压、渗透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
12、小导管注浆的顺序及其注浆速度有何要求?
(1)注浆顺序:应由下而上、间隔对称进行;相邻孔位应错开、交叉进行。
(2)注浆速度应不大于30L/min。
13、简述管棚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注浆(向钢管内和管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14、隧道掘进方式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时,马头门施工步序?
施工步序如下:
(1)开挖上台阶土方时应保留核心土。
(2)安装上部钢格栅,连接纵向钢筋,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3)上台阶掌子面进尺3~5m时开挖下台阶,破除下台阶隧道洞口竖井井壁。
(4)开挖下台阶土方。
(5)安装下部钢格栅,连续纵向钢筋,挂初支钢筋网,喷射墙体及仰拱混凝土。
15、试述马头门开启的要求?
马头门开启应按顺序进行,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一侧隧道掘进15m后,方可开启另一侧马头门。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