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施工图纸和有关资料及施工条件。
2.用WBS方法将工程分解为各个施工细目并计算实际工程量
施工细目划分时应注意:(1)划分的施工细目应与选择的施工方法一致;(2)划分的施工细目的“粗细”程度要适当;(3)施工细目在进度计划表内填写时,应按工程的施工顺序排列,并应按首先安排好的主导工程;(4)施工细目的划分要结合结构特点进行。
施工顺序,有空间上的顺序,也有时间上的顺序。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同一工程内容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施工顺序,即施工的方向或流向。
所谓时间顺序,是指不同工程内容(如单位工程中各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在—个单位工程中,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同它相邻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总是有些宜于先施工,有些则宜于后施工,这中间,有一些是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而经常变的。另外有一些则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技术合理,能做到保证质量,便于施工和成品保护;(2)经济上节约工料消耗,避免剔凿修补; (3)进度上快速,为后续工序创造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凡能平行施工的都尽力组织平行施工。
4.计算各个施工过程的实际劳动量。
劳动量计算。所谓劳动量,就是工程细目的工程数量与相应时间定额的乘积:或等于施工时实际使用的工人数量与作业时间的乘积,或实际使用的机械台数与作业时间的乘积。
劳动量的计算如式(2B321021—1)所示:
D=Q/C或D=Q*S
D—劳动量或作业量(工日或台班)
Q——工程数量;
S——时间定额;
C——产量定额。
5.确定各施工过程的工种人数、机械规格与数量以及班制选择并确定持续时间。
(1)主导劳动量就是指人工与机械、机械与机械,工种与工种之间,受施工条件或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数量的限制。从而对生产周期起控制作用的劳动量。一般取持续时间(生产周期)最长的劳动量作为主导劳动量,它的持续时间叫主导持续时间。
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图时,应尽量调节各种作业所需的人工、机械投入数量,作业的持续时间大致一致,亦即都成为主导作业。但在施工阶段,由于条件限制,能使各种作业的持续时间相等,此时,则应以主导作业之主导持续时间,绘制施工进度控制该生产过程的持续时间,而其他非主导作业所需的人工、机械数量只能供统计之用。
(2)持续时间(生产周期)计算与相互搭接关系。由于要求的工程工期不同或施工条件的差异可分为估算法和计算法。估算法主要是经验估算法,即根据过去施工同类型,相似工程的经验进行估汁,施工经验丰富时亦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无定额工程亦采用该方法估计。计算法又分为以下两种:
1)以施工单位现有的人力、机械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工作面大小,来确定完成该劳动量所需的持续时间(生产周期)。一般按式下计算:
t=D/Rn
式中 t一一持续时间(生产周期)(日)
D——劳动量(工日或台班);
R——人数或机械台数;
n一生产工作班制数。
2)根据规定的工程工期倒排确定出各工作的持续时间,从而汁算施工队(班组)人数或机械台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已规定的或后续工序需要的持续时间来计算在“一班制”、“二班制”或“三班制”条件下,完成劳动量所需作业队的人数或机械台数。
R=D/tn
确定各施工项目间的搭接关系时,要遵循施工技术规律和合理的组织关系,并应以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安排。
6.编制公路施上进度计划图(横道图、垂直图、网络图等)。
7.检查与调整公路施工进度计划以及评价。
施工进度计划要经过多次调整、修改才能确定下来。尤其是资源供应计划(劳动力、材料、机械)一定应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否则应调祭资源计划或者进度计划。施工计划的评价。通常采用下列指标对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质量进行评价:
(1)工程工期。计划工期应当符合合同约定的上期以及阶段性工期,并尽可能留有余地。
(2)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每天需要的人工数变动幅度不要过大,劳动力需要量力求均衡,一般用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来衡量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
K=最高峰施工时期工人人数/施工期间每天平均工人人数
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的值通常大于1,一般不要超过1.5。最理想的情况是接近于1。
在组织流水施工的情况下,不均衡系数可以大大降低。
(3)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程度。 —般来说,主要施工机械指挖掘机、推土机、沥青混上摊铺机、履带式起重机等。这些机械的台班费高、进出场费用大,提高其利用程度对氐施工成本和加快施工速度起一定作用。
考试大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