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辅导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学习笔记

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3)

来源:233网校 2008-10-28 10:28:00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是二级建造师的基础科目课程(点击听课>>)。该科目立足于建设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涵盖了建设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安全与环境、合同、信息几个方面,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泛,但是考试的重复性比较大,不要逐字逐句看书,跟着233网校老师走,学会抓重点,就必定能通过。233网校老师教你本科目通关秘籍,实施最保守的得分方法,你都能高分通关。单选通过排除法等各种问题技巧得分至少70%~80%的分数,即49-56分。多选题尽量不要出现得0分的题目。除少数几个绝对有把握的题,有几个选几个,得8分左右。剩下21个题目都只选2个选项,其中假设有4个题目正确答案就2个选项,得8分;剩余17个题目得一半分,即17分;多选题总分可得33分。此时总分至少为82分,能顺利通过考试。

    2.流水强度
    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流水强度一般以vi表示,它可由公式(2-1)或公式(2-2)计算求得。
    (1)机械操作流水强度式中
    vi——某施工过程的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r——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产量定额;
    x——投入施工过程i的施工机械种类数。
    (2)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vi=ri.si
    vi——某施工过程i的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r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工人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平均产量定额。
    (二)空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有: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等三种。
    1.工作面
    某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它的大小,是根据相应工种单位时间内的产丘定额、建筑安装工程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等的要求确定的。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工种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合理确定。
    2.施工段
    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施工段的数目,通常以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和原则。一般情况下,一个施工段内只安排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进行施工。在一个施工段上,只有前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后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才能进入该段从事下一个施工过程的施工。
    划分施工段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可以说它不适于组织流水施工;但是,建筑产品体形庞大的固有特征,又为组织流水施工提供了空间条件,可以把下个体形庞大的"单件产品"划分成具有若干个施工段、施工层的"批量产品",使其满足流水施工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考试大二级建造师↑的前提下,为专业工作队确定合璀的空间活动范围,使其按流水施工的原理,集中人力和物力,迅速地,依次地、连续地完成各段的任务,为相邻专业工作队尽早地提供工作面,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施工段的划分,在不同的分部工程中,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划分办法。在同一分部工程中最好采用统一的段数,但也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在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工程中,柱和屋架的施工段划分就不一定相同。对于多幢同类型房屋的施工,可以栋号为段组织大流水施工。
    施工段数要适当,过多了,势必要减少工人数而延长工期;过少了,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因此,为了使施工段划分得更科学、更合理,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m≥n;
    3)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4)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项目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一致;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少的门窗洞凹等部位,以减少留槎,便于修复;
    5)对于多层的拟建工程项目,即要划分施工段,又要划分施工层,以保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
    (2)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1)当m>n时
    [例2-2]某局部二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按照划分施工段的原则,在平面上将它分成四个施工辍,即m=4;在竖向上划分两个施工层,即结构层与施工层相一致;现浇结构的施工过程为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即n=3;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3天,即ti=3;则流水施工的开展状况。
    当m>n时,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作业,但施工段有空闲,各施工段在第一层浇完混凝土后,均空闲3天,即工作面空闲3天。这种空闲,可用于弥补由于技术间歇、组织管理间歇和备料等要求所必需的时间。
    在项目实际施工中,若某些施工过程需要考虑技术间歇等,则可用公式(2-3)确定每层的最少施工段数:
    mmin=n+∑z/k
    mmin——每层需划分的最少施工段数;
    n——施工过程数或专业工作队数;
    ∑z——某些施工过程要求的技术间歇时间的总和;
    k——流水步距。
    [例2-3]在例2-2中,如果流水步距k=3,"当第一层浇注混凝王结束后,要养↑考试大二级建造师↑护6天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施工。为了保证专业工作队连续作业,至少应划分多少个施工段
    [解]依题意,由公式(2-3)引求得:
    mmin=n+∑z/k=3+6/3=5段
    2)当m=n时
    [例2-4]在例2-2中,如果将该建筑物在平面上划分成三个施工段;即m=3,其余不变,则此时的流水施工开展状况。
    当m=n时,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施工,施工段没有空闲。这是理想化的流水施工方案。此时要求项目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只能进取,不能回旋、后退。
    当m筑物之间的大流水施工,来弥补上述停工现象,但对单一建筑物的流水施工是不适宜的,应加以杜绝。
    从上面的三种情况可以看出:施工段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而且要想保证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必须满足公式(2-4):
    m≥n(2-4)[nopage]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70题,每题1分,共计70分;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总计120分。大家根据233网校老师讲课中的章节重难点指引,看最新教材进行预习,再来听精讲班老师解读教材考点,听课时就不会一头雾水,思路会比较清晰,也容易掌握各个考点。点击听课,进入备考>>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