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二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市政公用工程辅导 > 市政公用工程学习笔记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点解读(112)

来源:233网校 2009-07-27 08:26:00

二建市政工程复习第一步需要精细学习教材知识点,这是基础。看一下各章所占分值,就知道复习时重点把握哪些章,形式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比学习,就容易掌握重点;剔出重点后,再经过分析整理,拿下各章重难考点,就比较容易了。点击听课,进入备考>>

  命题点69  城市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要求
  1.机具及设备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弹簧测力计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2个月。
  2.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来源:
  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必须完成或检验以下工作:
  (1)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源:www.examda.com
  (2)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3)锚具安装正确,对后张构件,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强度。
  (4)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3.张拉应力控制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人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
 市政工程精华资料
  (4)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δo,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δ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市政工程精华资料
  (5)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6)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
  (7)预应力筋张拉及放松时,均应填写施工记录。

  二级建造师相关新闻: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点解读(113)

把二级建造师设为首页,尽情收藏你的好资料!

市政三部分知识内容分析:第一部分是技术部分,本部分是通过建造师考试的基础,历年真题考题分值占比60%。需要了解具体施工的一些工法,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镇水处理施工、给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管道、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城市垃圾填埋,10大类施工技术及工法都要摸清楚。第二部分是管理部分,本部分是通过建造师考试的关键,历年真题考题分值占比37%。这部分内容每年在考试案例题目的考查中占到大部分分值,而这部分内容跟公共课中的施工管理科目关联性比较大,所以施工管理科目+市政实务搭配着学习,也就相当于给市政实务科目打了基础。第三部分是相关法规及标准,这部分内容大家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考题分值占比3%,通读一遍教材完全掌握。点击听课,进入备考>>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二级建造师网校  二级建造师免费题库  二级建造师论坛

[nopage]

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科目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案例分析题共80分,总计120分。大家根据233网校老师讲课中的章节重难点指引,看最新教材进行预习,再来听精讲班老师解读教材考点,听课时就不会一头雾水,思路会比较清晰,也容易掌握各个考点。点击听课,进入备考>>

相关阅读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