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一般规定
地下水控制 | 一般规定 |
工作内容 | 工程勘察、地下水控制设计、工程施工与工程监测等 |
基本原则 | 应综合地方经验,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方案,有效控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防止污染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抽排量 |
资料收集 | (1)地下水控制范围、深度、起止时间等 |
(2)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设计施工方案,拟建(构)筑物基础埋深、地面高程等 | |
(3)工程勘察资料,当地地下水控制工程经验 | |
(4)工程环境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 |
工程勘察 | 当已有工程勘察资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充勘察或专项水文地质勘察 |
设计要求 | (1)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
(2)地下结构施工的要求 | |
(3)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 | |
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
(2)分析地下水控制工程的关键节点,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 | |
(3)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 |
(4)制定现场布置、设备及人员安排、材料供应和施工进度计划 | |
(5)制定监测方案 | |
(6)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
知识点二、地下水控制方法分类及工程分级
项目 | 主要内容 |
控制方法 | 可划分为降水、隔水和回灌三类(各种方法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
工程分级 | (1)根据控制方法、工程环境限制要求、工程规模、地下水控制幅度、含水层特征、场地复杂程度,并结合基坑围护结构特点、开挖方法和工况划分 |
(2)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复杂三级 | |
降水工程复杂程度划分 | (1)降水工程复杂程度分类选择以工程环境、工程规模和降水深度为主要条件,符合主要条件之一即可,其他条件宜综合考虑 |
(2)长宽比小于或等于20时为面状,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时为条状,大于50时为线状 | |
隔水工程复杂程度划分 | (1)隔水工程复杂程度分类选择以工程环境和隔水深度为主要条件,符合主要条件之一即可,其他条件宜综合 |
(2)当两种以上地下水控制方法组合使用时,应划分为复杂工程 |
知识点三、降水
(一)一般规定及分类和选择
项目 | 主要内容 |
一般规定 | (1)降水设计应符合规定 |
(2)降水运行时间应满足地下结构施工的要求,当存在抗浮要求时应延长降水运行工期 | |
(3)降水完成后应及时封井 | |
选用规定 | (1)降水方法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降水目的、降水技术要求、降水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环境保护等因素按表(见附表)选用 |
(2)控制水位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基坑范围内地下水位应降至基础垫层以下不小于0.5m | |
方法选择 | (1)应采取集水明排措施,拦截、排除地表(坑顶)、坑底和坡面积水 |
(2)当采用渗井或多层含水层降水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下部含水层水质恶化,在降水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分段封井 | |
(3)对风化岩、黏性土等富水性差的地层,可采用降、排、堵等多种地下水控制方法 |
附表:
降水方法/适用 | 土质类别 | 渗透系数(m/d) | 降水深度(m) | |
集水明排 | 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 | — | |
降水井 | 真空井点 | 粉质黏土、粉土、砂土 | 0.01~20.0 | 单级≤6,多级≤12 |
喷射井点 | 粉土、砂土 | 0.1~20.0 | ≤20 | |
管井 | 粉土、砂土、碎石土、岩石 | >1 | 不限 | |
渗井 | 粉质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0.1 | 由下伏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水头条件确定 | |
辐射井 | 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0.1 | 4~20 | |
电渗井 | 黏性土、淤泥、淤泥质黏土 | ≤0.1 | ≤6 | |
潜埋井 | 粉土、砂石、碎石土 | >0.1 | ≤2 |
(2014年)基坑开挖时,用于粉土地层降水深度能够达到5m以上的降水方法有( )。
A.集水明排
B.一、二级轻型井点
C.三级轻型井点
D.喷射井点
E.管井
(二)降水系统的布设
项目 | 主要内容 |
降水系统平面布置 | (1)应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场地条件及建筑条件确定 |
(2)面状降水工程降水井点宜沿降水区域周边呈封闭状均匀布置,距开挖上口边线不宜小于1m | |
(3)线状、条状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两端应外延条状或线状降水井点围合区域宽度的1~2倍布置降水井 | |
(4)降水井点围合区域宽度大于单井降水影响半径或采用隔水帷幕的工程,应在围合区域内增设降水井或疏干井 | |
(5)在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 | |
(6)对于多层含水层降水宜分层布置降水井点 | |
(7)降水井点、排水系统布设应考虑与场地工程施工的相互影响 | |
真空井点布设 | (1)当真空井点孔口至设计降水水位的深度不超过6.0m时,宜采用单级真空井点;当大于6.0m且场地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多级真空井点降水,多级井点上下级高差宜取4.0~5.0m |
(2)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应根据降水区域平面形状、降水深度、地下水的流向以及土的性质确定,可布置成环形、U形和线形(单排、双排) | |
(3)井点间距宜为0.8~2.0m,距开挖上口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 |
(4)降水区域四角位置井点宜加密 | |
集水明排 | (1)对地表汇水、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可采用明沟或管道排水 |
(2)对坑底汇水可采用明沟或盲沟排水 | |
(3)对坡面渗水宜采用渗水部位插打导水管引至排水沟的方式排水 | |
(4)必要时可设置临时性明沟和集水井,沿排水沟宜每隔30~50m设置一座集水井 |
(三)、降水施工
项目 | 主要内容 |
真空井点成孔 | (1)垂直井点:对易产生塌孔、缩孔的松软地层,成孔施工宜采用泥浆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钻进;对于不易产生塌孔、缩孔的地层,可采用长螺旋钻进、清水或稀泥浆钻进 |
(2)水平井点:钻探成孔后,将滤水管水平顶人,通过射流喷砂器将滤砂送至滤管周围;对容易塌孔地层可采用套管钻进 | |
(3)倾斜井点:宜按水平井点施工要求进行,并应根据设计条件调整角度,穿过多层含水层时,井管应倾向基坑外侧 | |
(4)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 | |
真空井点施工安装 | (1)井点管的成孔达到要求及设计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钻孔、稀释泥浆,返清水3~5min后,方可向孔内安放井点管 |
(2)井点管安装到位后,应向孔内投放滤料,滤料粒径宜为0.4~0.6mm | |
(3)孔内投入的滤料数量,宜大于计算值5%~15%,滤料填至地面以下1~2m后应用黏土填满压实 | |
(4)井点管、集水总管应与水泵连接安装,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 | |
(5)形成完整的真空井点抽水系统后,应进行试运行 |
(四)、验收与运行维护
项目 | 内容要点 |
单井验收 | 井内沉淀厚度不应大于成井深度的5‰ |
联网试运行 | 当基坑内观察井的稳定水位24h波动幅度小于20mm时,可停止试验 |
运行维护 | 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2次 |
知识点四、隔水帷幕
(一)隔水帷幕方法分类
分类方式 | 帷幕方法 |
按布置方式 | 悬挂式竖向隔水帷幕、落底式竖向隔水帷幕、水平向隔水帷幕 |
按结构形式 | 独立式隔水帷幕、嵌入式隔水帷幕、支护结构自抗渗式隔水帷幕 |
按施工方法 | 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摆喷、定喷)隔水帷幕、压力注浆隔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隔水帷幕、冻结法隔水帷幕、地下连续墙或咬合式排桩隔水帷幕、钢板桩隔水帷幕、沉箱 |
注: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压力注浆法、冻结法帷幕时,应结合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和工艺。
(二)隔水帷幕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
方法/适用条件 | 适用土质类别 | 注意事项与说明 |
高压喷射注浆法 | 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淤泥质土、淤泥、填土 | 坚硬黏性土、土层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或有机质,地下水流速较大时,高压喷射注浆效果较差 |
注浆法 | 除岩溶外的各类岩土 | 用于竖向帷幕的补充,多用于水平帷幕 |
水泥土搅拌法 | 淤泥质土、淤泥、黏性土、粉土、填土、黄土、软土,对砂、卵石等地层有条件使用 | 不适用于含大孤石或障碍物较多且不易清除的杂填土,欠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硬塑、坚硬的黏性土,密实的砂土以及地下水渗流影响成桩质量的地层 |
冻结法 | 地下水流速不大的土层 | 电源不能中断,冻融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 |
地下连续墙 | 除岩溶外的各类岩土 | 施工技术环节要求高,造价高,泥浆易造成现场污染、泥泞,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安全稳定 |
咬合式排桩 | 黏性土,粉土、填土、黄土、砂、卵石 | 对施工精度、工艺和混凝土配合比均有严格要求 |
钢板桩 | 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 | 对土层适应性较差,多应用于软土地区 |
沉箱 | 各类岩土层 | 适用于地下水控制面积较小的工程,如竖井等 |
注:注浆帷幕不宜在永久性隔水工程中使用。
(三)隔水帷幕施工
项目 | 内容要点 |
施工准备 | 根据现场环境及地下建(构)筑物的埋设情况复核设计孔位,清除地下、地上障碍 |
施工顺序规定 | (1)独立的、连续性隔水帷幕,宜先施工帷幕,后施工支护结构 |
(2)对嵌入式隔水帷幕,当采用搅拌工艺成桩时,可先施工帷幕桩,后施工支护结构;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工艺成桩或可对支护结构形成包覆时,可先施工支护结构,后施工帷幕 | |
(3)当采用咬合式排桩帷幕时,宜先施工非加筋桩,后施工加筋桩 | |
(4)当采取嵌入式隔水帷幕或咬合支护结构时,应控制其养护强度,应同时满足相邻支护结构施工时的自身稳定性要求和相邻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
2018年一建案例节选
降水措施采用止水帷幕外侧设置观察井、回灌井,坑内设置管井降水,配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问题:观察井、回灌井和管井的作用是什么?
(1)观察井用于观测围护结构外侧地下水位变化。
(2)回灌井用于补充地下水,减少或避免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管井用于围护结构内降水,有利于基坑施工。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xyx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