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公路路线长10公里,路基填方平均高度为13m,其中K3+300~K3+600软土地基约300m,填土高度平均4.5m,位于冲积平原,地层厚度均匀,层位稳定,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新近沉积的淤质土和第四系下更新统的灰、杂色黏土和砂层构成。其层次由上至下分别为黏土(硬壳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黏土。
该项目采用袋装砂井辅以砂垫层方法处理软基,示意图如下所示。
.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铺设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埋砂袋头→拔出套管→机具移位→铺上层砂垫层。砂井井径、间距及布置经多次固结计算确定,砂井直径为7cm,间距为1.2m,按梅花形排列,砂垫层厚度60cm,保证高出地表水位20cm。
项目部选用了渗透系数不小于砂的聚丙烯编织砂袋,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一定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其抗拉强度能保证承受砂袋自重和弯曲所产生的拉力,砂必须采用大于0.5mm的颗粒,占总重50%以下、含泥量不大于3%,渗水率较高的细砂。
施工中,套管拔出检查了砂袋的外露长度,砂袋入土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共发现有5个砂袋被带出,带出长度为1m左右。
K6+200~K6+350段,位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10~12m,间距60cm,梅花形摆排的CFG桩,施工完毕后,经检查,质量合格。
【问题】
1.改正施工工艺流程。
2.改正项目部材料选择中的错误。
3.对5个被带出的砂袋应如何处理?
4.请写出袋装砂井和CFG桩施工中应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指出图中构筑物A,B名称。
5.CFG桩施工前,应作什么试验?
考试科目: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1.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铺设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砂袋头→铺筑上层砂垫层。
2.砂料宜采用中、粗砂,粒径大于0.5mm颗粒的含量宜大于50%,含泥量应小于3%。
3.5个被带出的砂袋应在原孔位边上重新打入。
4.袋装砂井施工主要配置的施工设备为沉管式打桩机;CFG桩施工中主要配置的施工设备为振动沉管打桩机。
图中构筑物A是袋装砂井,B是砂垫层。
5.CFG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