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功能
(1)传递信息、增加学生的知识与经验
交往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因而所获得的信息也是有限的。
(2)调节行为及协调人际关系
一般说来,交往的调节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集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以满足;二是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使其相互理解并达成行为的统一。每个人都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支配他人的观念和行为。
(3)心理保健功能
交往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性需要之一。
(4)提高自我认识、促进个性发展
任何人都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而交往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
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特点
(1)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身心综合性
在体育教学的交往中,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身体活动、思维活动、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是因为,体育教学是以师生的身体练习活动为主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与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直接参与练习,身体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更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
(2)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自由度大和多样化
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师生交往的自由度大,而且交往方式多。
(3)体育教学中交往双方本质力量的互动性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行为,这些相互的社会行动就是互动。体育运动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运动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特征之一,是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自身的条件。
(4)体育教学中交往手段的特质性
体育教学中交往手段的特质性,是指师生交往以非语言为主的身体语言或体势语言、形态语言。
(5)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触觉感知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身体的接触比较多,如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时的相互保护帮助,练习活动中的相互拖、拉、推、压、拍等,都是师生交往中的触觉感知。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体育实践课,大多数中小学体育课主要在室外操场上进行(较少部分学校在体育馆内进行)。相对于其他文化课主要是在封闭的教室、实验室内,集中安静地听课学习而言,体育课在室外上课的教学不境是开放和变化的空间。
(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也是有阶段性规律的。运动技能形成大致分为分解动作的练习阶段、连贯动作的练习阶段、连贯动作的独立完成阶段和连贯动作的熟练与自动化阶段。
(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肢体直接参与运动,而且还伴随大量的思维活动及情感的多种体验。在此过程中,由于身体各器官直接参与活动,学生不仅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还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荷(但以生理负荷为主),并产生身体与心理疲劳。
(4)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小群体之间的人际交往不但十分频繁,而且形式多样,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不仅体现了体育教学人际交往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在体育教学中明显体现出既练体、又学技、又育心的多重教育效应,有“增知识、强体魄、强意志、调感情、调精神”的综合教育作用。而其他文化课教学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智力、心理、品德的促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