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考研来实现学业深造的愿望。不像高考填报志愿,研考生只能报考某所院校的某一专业。所以,对考生来说,理性地选择报考院校至关重要。
在考研中,选择目标院校的原则是:首先要符合考研实力;其次要符合考研目的;三是权衡竞争态势;四是根据各校历年录取情况。
考研应该如何选择目标院校?
首要符合考研实力。应聘者尽量选择既有挑战又有实力的学校。
第二,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考研者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根据各个招生院校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比较,找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第三,权衡竞争状况。首先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的统一分数线。二是看拟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平均录取分数和达到要求的分数。三是从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比例来理解竞争激烈。
职业兴趣方面,如果考生对所学的本科专业有浓厚兴趣,想继续深造,就可以多搜集资料,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进入本科阶段,如果考生对其它专业更感兴趣,可以考虑跨专业考研。对于选择跨专业考研,要认真分析跨专业本科与跨专业的融合程度、跨考难度等问题。
考研者要认真考虑考研的初衷,是为了追求学术发展,还是为了提升学历水平……出发点不同,对报考院校的选择也不同。
最后,根据各校历年录取情况。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哪所学校有利。在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后也要做出选择。
经过仔细的考察,研考生对于想报考的院校和专业都有了一定的选择范围。其次,考生要收集往年被录取院校和专业录取人数、初试分数、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等,以评估自己报考难度。
评估报考难度。
(1)入学人数。
这些信息通常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中有说明。一般说来可以指出每个专业招多少人,还有一些专业只显示今年这个学院总共招多少人。就后者而言,同学们在报考时一定要打听清楚你报考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入学机会很多,当然成功的希望很大。要不然,是危险的。
(2)申请人数。
你可以从这个关键信息中看到你的竞争者究竟有多少。它是选择报考的关键。当然,这个数据只能看前几年的,但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当年的报考情况。一些大学尤其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非常多,有的连几年都过千。这类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和毅力,建议大家不要选择。
(3)入学人数。
这些数据也很重要。从这一专业去年实际录取人数来看,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上公布的名额,可以判断出这一专业去年的招生情况。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些高校的个别专业实际录用人数多于录用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另一种是,最终的录取人数比报考的人数大,是因为这个专业报考的人数不够,所以有调剂生进来。这个小小的改变可以为某些同学带来帮助。
(4)录用比例。
所报专业的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为依据。该数据直接反映了某一行业的火爆程度。现在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甚至更高。比如,人大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金融学(学硕)报考人数2009,最终录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人。报考财务类专业989人,148人,其中增加34人。这些都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写照。竞争力太强了,没有力量去应付!
(5)免除的数目。
由于每年许多名校的录取名额都很多,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所以这是一项关键数据,之所以强调这一数据的重要性,是如此。这样,留给统考学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激烈。例如,2014年全国人大金融学硕士生占录取人数的53.96%,金融类专业推免生占25.7%。
2022考研的同学还要清楚当年到底有多少人通过推免。尤其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学更要注意。如留给统考学生的名额太少,学生也可以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前修改注册信息。不然一旦报上了这样的火拼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6)复试分数线。
通常每年四月,待国家录取线公布后,各招生单位按国家线确定复试分数线。三月份,除34所学校自主划线外,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全国性的。尽管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远高于国家线。
相关推荐:
扫一扫二维码,加入考研微信群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远。欢迎加入2022年考研备考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