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这是美股自1987年引入熔断机制以来,史上第四次熔断,也是继3月9日、12日以来的第三次熔断。
熔断是指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A股的熔断机制
2015年12月4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规则,指数熔断规则从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于2016年1月8日暂停。
根据公布的中国版指数熔断规则,A股熔断标的指数沪深指数熔断阈值为5%和7%两档,指数触发5%的熔断后,熔断范围内的证券将暂停交易15分钟;但如果尾盘阶段(14:45 至15:00 期间)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间触发7%,将暂停交易至收市。
中国A股历史上的四次熔断
1、2016年1月4日下午1点12分,沪深300暴跌5%,再次触发熔断,15分钟后恢复交易,又用了6分钟时间,又暴跌了2%,再一次触发熔断,股市当即停止了交易,当天的交易时间比第一次多了一点,但也仅仅只有21分钟。
2、2016年1月7日上午9点42分,沪深300指数在开盘后的短短12分钟里一下子跌去了5.38%,当即触发了熔断机制,在15分钟后恢复了交易,指数继续大幅下跌,三分钟后又跌了近两个点,触发了第二次熔断,当天A股在10点的时候即停止了交易,全天交易时间仅仅只有短暂的15分钟,而这十五分钟里,沪深300暴跌了7个点。
3、2016年1月8日,证监会连夜召开会议暂停熔断机制,自此,熔断机制从诞生到结束,仅仅只有7天,其中两天经历了四次熔断。
熔断机制为什么取消?
熔断机制在西方市场广泛使用,中国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目的在于为市场在大幅波动时提供“冷静期”,有助于市场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然而,中国市场由散户投资者主导,伴随当时人民币贬值压力,以及全球新兴市场的普遍下跌压力,市场出现了很多抛压,而熔断又阻断了流动性,最终被暂停。
熔断机制不是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决策,有这几点原因:
1、受A股市场特殊性影响,熔断机制起不到稳定作用,反而会助涨助跌。
2、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T+1互相叠加重复。
3、熔断机制在暴涨暴跌中将成为单边噩梦。
4、被空方利用帮助其无风险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