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四、减刑的程序
第三节假释
一、假释的概念
假释的概念和作用;假释与释放之区别:假释与减刑的区别;假释与缓刑的区别;假释与监外执行的区别。
二、假释的条件
对象条件;限制条件;实质条件。
三、假释的考验期及其考察
四、假释的法律后果
五、假释的程序
对上述第一节内容要求理解;对第二节、第三节内容要求记忆、理解并会运用。
第十二章刑罚消灭制度
第一节刑罚消灭概述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二、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
第二节时效
一、时效的概念和意义
时效的概念,追诉时效与行刑时效;时效的意义。
二、追诉期限
三、追诉期限的起算
追诉期限起算的规定;时效中断的概念及其起算方法;时效延长的概念及其起算方法。
第三节赦免
一、赦免的概念
阐述赦免的概念;大赦与特赦的区别。
二、我国的特效制度
对上述第一节、第三节内容要求理解;对第二节内容要求记忆、理解并会运用。
第十三章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
一、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为研究对象
刑法各论是我国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刑法分则为研究对象。
二、刑法分则与刑法总则的关系
刑法总则所规定的内容,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内容;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只在内容上规定不同,但这些内容密切相联系,属于犯罪与刑罚的抽象规定与具体规定关系;就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而言,总则指导分则的运用和研究,分则使总则的规定具体化。
第二节刑法各论的体系
一、刑法各论体系的概念
二、刑法各论体系所含内容
刑法分则的犯罪分类,各国刑法中因犯罪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刑法分则体系;我国刑法分则采取大类制方式,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刑法分则的犯罪分类及其排列的依据,即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大类的主要依据标准是犯罪的同类客体,对十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由重至轻依次排列;各类犯罪中的具体犯罪的排列依据是以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内重至轻排列为主,兼顾罪与罪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