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类 型 | 权力来源 | 行为名义 | 责任承担 |
行政机关 | 中央、地方行政机关 | 宪法、组织法 | 自己 | 自己 |
被授权组织(准行政机关) | 1、事业单位(五会二局、高校) 2、社会团体(轻工、纺织总会) 3、国有公用企业(水、电、气) |
法律、法规、规章 | 自己 | 自己 |
被委托组织 | 1、行政处罚可委托机关或组织,但不可委托个人。 2、行政许可只可委托其他机关,不可委托组织。 |
委托机关 (不得超越委托期限) (不得转委托) |
委托者 | 委托者 |
A.本案被告为乙镇政府
B.本案应由中级法院管辖
C.如10户居民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诉讼代表人的,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D.如10户居民对此决定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甲县政府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地方行政机关。
选项A错误。《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据此可知,本案被告应当为县政府,因为强制拆除决定是由“甲县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作出的,应由甲县政府为被告。镇政府只是执行人,并非该决定的作出者,不能成为被告。
选项B正确。《行政案件管辖规定》第一条第(一)项规定,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一审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本题中,被告为县级人民政府,且并非为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因此,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选项C正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同案原告为五人以上,应当推选一至五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选项D错误。《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题中,被告是甲县人民政府,复议机关应为其上一级人民政府,即市政府或省政府。
(2)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管理
①政府机构的设置
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本级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还应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注意,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较为特殊,其一,本级政府有权决定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无需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其二,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其三,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
②内设机构的设置
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3)地方政府编制管理
①管理原则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
②行政编制管理规则
第一,行政编制总额。地方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级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专项管理。对特定行政机构的行政编制实行专项管理,须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行政编制的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有权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
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第四,议事协调机构的编制。地方各级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行政机构解决。(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规定相同)
③事业编制管理
地方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由省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拟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由省级政府发布。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仅指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一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双重属性,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在未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而进行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是民事主体,在处于被其他行政主体管理地位时,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
3、行政主体与公务员:公务员不是一个行政主体,但行政主体又离不开公务员。行政主体是由一个个公务员组成的集合概念,脱离了公务员,行政主体仅是一个抽象概念。
编辑推荐: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在线估分 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 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大汇总
把司法站点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