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校生,可能在校生的优势在于自由时间很多,可以保证连贯性的学习。在校生的劣势也有,比如没有从业经验,对一些案例的理解自然就不够深刻,哪怕不知道答案靠直觉蒙的话,有工作经验也大大增加正确率。还有一个劣势就是经济条件有限。我没有报辅导班,因为太贵了,甚至连正版教材都觉得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身为一个学法律的人去买盗版书,说来也挺黑色幽默的。
回忆顺序比较乱,可能没有什么条理。
一、资料
三大本——几乎没怎么看,看的比较多的是法理和法治理念那一部分。剩下的基本是摆在那当词典备查,哪个概念不清楚就去翻一下。不过因为我专业就是法学,所以基本上直接看讲座不会有特别大的困难。至于非法本的考生,可能还是需要先普及一下基本的知识吧。
专题讲座——看的比较仔细。几门大法条,都看了两到三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小法也尽量保证都能大概过一遍。在看讲座的同时一定要跟上做真题,每天看到哪就保证题做到哪,不然如果坐那只看一天的书,会很容易疲劳,导致你觉得自己看了,其实什么也没记住。
真题——在强化阶段使用。配合专题讲座。做真题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模拟题的参考价值我觉得确实不大,很多模拟题都偏怪偏难,做了打击信心,还找不到重点。做真题的目的绝对不是背答案,而是要明白考点,这话谁都知道,但是实践起来是需要毅力的。至于答案要盖起来什么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你觉得你每一次做这道题,都有做新题的感觉,都有回忆的过程,而不是看了前十个字就知道要选B,那么基本就达到要求了。真题至少要做3遍。每一遍会过得越来越快,最后就只要看错题和联系相关知识点就行了,所以也不要觉得3遍遥遥无期。入门了很快的。10年真题汇编——就是按年份编的试卷。在冲刺的一个月使用。这个时候不能再做按部门分类的法条,因为要找到考试状态。所以自己做题的时候要掐表。做完了再一起对答案。一般这个时候分数会比较高,也会觉得比较有自信,不过事实证明上了考场感觉会比自己做题差不少,因为人总是会紧张的……
便携版法条——冲刺阶段备查,比较方便。我没有买那种大厚本的法条,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但是它的评价也不错。看个人习惯吧。
二、复习的基本顺序
1.听录音,看讲义,做笔记,此时不做题。
2.录音过完一遍,不再听,看专题讲座,同时跟上做真题。这是最关键的阶段,耗时较长,较折磨人,因为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做真题那几乎就没有什么正确率,看着自己稀里哗啦的卷子都很不爽……讲义和题都要看至少2遍,最好是3遍。
3.备考冲刺,做套题,有问题的话复习讲座教材上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4.离考试就剩一周左右,就不要纠结正确率了,调整心态,看看错题就行了。
三、关于各个部门法的特点
理论法学:我的弱项,尤其是宪法,怎么记都记不住。有的考生说第一卷一直不能放下,不过我比较习惯考前突击,最后一个半月的时候开始突击理论法学,教材翻一遍,真题做一遍,再看看错题。这个我实在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很头大。
民法:重中之重,下苦功夫,保证绝对的时间优势。
刑法:仅次于民法,其实每次第二卷的成绩都是最低的。之所以仅次于民法……是我觉得刑法的优点是体系性相对强一些,民法太散了点,不太好把握。
诉讼法:看法条为主。要靠诉讼法提分。基本不需要深刻理解,如果在这上面丢分很可惜。
三国、商经:最后一个月的时候看教材,做题。这部分好像历年考察重复率都比较高。
关于第四卷……
今年第四卷好像压分非常严重,不过挺神奇的,我去年第四卷100分,今年居然还多了3分,103这么高。我没看过模板,做题也只做过案例分析的真题,从头到尾一套论述题都没做过……不过我觉得高分也不全是运气,稍微有点经验在里面。首先就是虽然没有做题,但是临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定一定一定要看,要背熟。背熟了以后就能套就套吧,实在到了最后,哪怕这个题你一点思路都没有,一个字也憋不出来,把法治理念写上,也绝对会有分。
至于论述题,之前有人说,有老师介绍就是夸党好,我觉得也不尽然。今年出来以后一个同学说她看到网上说标准答案是最后一题要往好的方面答,结果她全答成不支持法院这样的做法什么的了,很担心。事实证明这是多余的,我也是答的不赞成这种做法,最后分也没有很低。要做好论述题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平时要从文字上下功夫,学会写些八股啊什么的,类似公务员申论之类四平八稳的套话。这个需要长期的努力,所以如果只是最后背一两个模板,估计最后低分也是很可能的,因为模板是死的,没有灵感,套也套不好。
四、其他感想
现在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我因为去年第一次考,没过,打击比较大,所以复习开始的超级早。基本从1月寒假就开始看了。有的人说战线太长不好,我觉得这要看你的动力有多大。单纯从记忆上讲,当然还是时间长,看的多,记得就好。当然最开始不用把时间花的太多,每天有1到3小时就够了。真正冲刺要从6月起,每天至少保证7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