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可以从社会整体道德建设以及法律职业与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在关联两个角度予以把握。从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视角而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促进司法公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法律职业主体的需要和法律职业的特性角度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从事法律职业不可或缺。没有法律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会有现代法律职业。不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职业也将难以为继。其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职业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法律职业是一个自主自律的职业群体,它通过各种途径或手段实现自我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和实施职业道德准则,并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再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职业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有效保证。
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是一个享有很高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团体,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则是维持这种地位的重要保证。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使法律职业者具备了足够的职业道德内涵,并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获得了社会的公信和尊重,从而有效地支撑和巩固了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最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法律职业兴旺发达的需要。法律职业道德状况,将直接影响法律职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而法律职业道德状况,往往通过法律职业者的法律职业道德修养程度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法律职业者都是法律职业的代表,因此,加强对每个法律职业者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形成法律职业群体美好形象的基本要求,是维护法律职业在社会中的道德信誉,促进法律职业兴旺发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
目前,对于法律实务部门的法律职业者而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通常由所在单位组织,且各自为阵。诚然,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等法律实务部门相继发布了有关职业道德规范,对本部门法律职业者的职务与业务行为予以规范。同时,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法律职业者的思想状况不定期地举行职业道德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力求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可否认,我国司法实务部门现今所采取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往往难以克服流于形式的弊端,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将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希望,更多寄托于大学的法学教育。我国恢复法学院系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全国共有数百个法学院(校)系,法学教育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司法、法律服务、法学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是,过去的法学院系更像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车间,而法学教育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宣传法治精神与原则,营造尊重法律、崇尚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经常直接进入司法机关,但他们在从事司法工作之前并没有接受过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从大学法学院开设的课程看,并没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一席之地。法学院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只能自发地进行,其效果往往因人而异,但从总体来说,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这些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应该说是成功的,但由于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有欠缺,以致很多法律职业者并不注意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产生了许多带有强烈法律工具主义倾向的法律职业者。
令人欣喜的是,尽管目前我国大学法学院尚未能将法律职业道德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在我国刚刚落地生根的诊所式法律课程中,法律职业道德则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所以可以利用法律援助实践和诊所互动式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律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诊所学生的援助实践有时也接触到其他法律实务部门,也可以利用此机会让同学们了解和思考其他法律实务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同“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样,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只有从在校学生开始培养,才能使未来的法律职业者们在学习期间就逐渐形成职业尊崇感,认真考虑今后可能遭遇的对职业道德的挑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在法律职业道德还无法成为大学法学院独立课程的情况下,为法律职业道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一方面,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法律援助的有效保证。他们既不像专业律师般有诸多法律事务缠身,亦无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只有学分上的要求。办案的态度和质量与学分挂钩,可以使法律援助案件得到足够的质量保证。另一方面,学生在办案中不仅可以掌握执业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社会正义感和法律职业道德,树立追求社会正义的信念。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毕竟刚刚起步,其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远未成熟,法学理论对此问题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我们深信,通过诊所师生的共同努力,诊所式法律教育定能在我国发扬光大,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定会日臻完善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