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关于我国宪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20题)
A 、 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
B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
C 、 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
D 、 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为选非题。公平正义是树立和强化法律权威的必要前提与保证。公平正义是法律的灵魂,只有充满公平正义 精神的法律,才会为社会成员真心认同,并自觉遵守;公平正义又是法律实施的引导,只有把握公平正义的实质,才能 全面体现法律实施的积极效果;公平正义更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信仰,只有对公平正义的崇尚与尊重,才能保证立 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故A项表述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借鉴了人类社会在追求公平正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经验,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 映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容确定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原则。因此,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第 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B项正确。我国《宪法》第4条第2款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 45条第3款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 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49条第1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第4款 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宪法对少数民族、残疾人、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 利的特别保护,是基于这些特殊主体的特殊情形而作出的特别规定,是为实现特殊主体与普通主体之间实质平等的需要。故C项正确。宪法和公平正义并不禁止一切差别。所禁止的是不合理的差别。若差别对待具有正当理由,则不受禁止。故D项错误,应选。
免费领2020年法考真题答案
2、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2006年卷一14题)
A 、 出生地主义原则
B 、 血统主义原则
C 、 国籍
D 、 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我国《宪法》第33条第1款明确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项,由国内立法具体规定。这一规定说明,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成为宪 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体,不受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因素影响。可见,我国确定公 民资格的唯一依据是:国籍。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3、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17题)
A 、 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 、 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 、 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 、 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据此,宪法没有规 定“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故A项表述错误。注意题干“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的表述。《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上述六大自由,属于政治权利的范畴。《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B项正确。《宪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宪法没有规定“公开传教的自由”,故C项错误。《宪法》第4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据此,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据此,休息权的行使并不是“任意”的,是受到限制的。故D项错误。
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2008年卷一60题)
A 、 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B 、 非法搜查公民住宅
C 、 非法买卖公民住宅
D 、 非法出租公民住宅
参考答案: A,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住宅不受侵犯的含义。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由此可见,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住宅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的权利。A、B项正确。非法“买卖”、“出租”住宅的行为,侵犯的并不是住宅权,而是财产权。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61题)
A 、 该规定要求国家保障每个公民获得住宅的权利
B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视情节给予不同时日的行政拘留和罚款。该条规定体
现了宪法保障住宅不受侵犯的精神
C 、 《刑事诉讼法》第69条 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该条规定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合理限制
D 、 住宅自由不是绝对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严格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并不违宪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此条规定的“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人未经法律许可或者居住者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或查封公民的住宅,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损毁公民的住宅。保护住宅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居住安全和生活安定,并进一步保护其人身自由。住宅不受侵犯 权,并非积极受益权,不要求国家保障每个公民获得住宅,故A项错误。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对其人身自由的部分限制,并非对住宅不受侵犯权的限制,故C项错误。《宪法》第39条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故B项正确;《宪法》第39条禁止非法搜查,但宪法并不禁止依照法律进行的搜查,故 D项正确。
热点推荐:
加法考学霸君微信【ks233wx19】免费领《20-14年法考真题》、包邮赠送《法考精编讲义》纸质书籍。
2021年法考题库:[章节练习][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全真机考]在线测试
2021年法考报考信息查询:法考报考条件/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233网校法考火热招生:讲师带你直击考点、稳拿关键分、主客观全面提升!【点击前往>>】
微信群 | APP刷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