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习笔记 > 初级实务学习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备考精要1.2:计划

来源:233网校 2012-12-03 10:09:00

第三节 计划

——制定目标及行动方案

  一、 服务计划的构成
  (一)目的和目标
  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了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关系:目的是介入工作的长远目标,目标则是每个阶段的近期具体计划。只有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才能达到总体的目的。
  目标是具体的工作,是对总体工作目的的分解。
  制定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的目标及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达到改变的总目的。
  (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社会工作介入所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
  计划中要正确和详细写出在预估阶段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以便在介入阶段督促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关注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系统,即目标系统,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里辅导等多种行动。
  二、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计划要能够总结与度量,方便评估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P17)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
  1、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 的。
  2、标设定包括的程序和工作(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课可能的利弊;(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二)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
  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系统。
  2、选择介入行动
  (1)危机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
  (2)资源整合
  (3)经济援助(常规援助:制度性帮助;临时援助)
  (3)安置服务(通常包括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
  四、 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
  (考纲不作要求)
  1、服务协议的涵义
  服务协议也称为服务合同、工作契约等,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经过讨论协商所达成的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和解决他们总是的工作方案,是双方对解决问题的承诺,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计划,体现了双方的伙伴关系。服务协议具体地标明了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对总是的认识与界定,工作的目标及相互责任。
  2、服务协议的形式
  书面协议
  列明各项工作目标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是能够制订书面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
  口头协议:在效用上与书面协议没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用于专业关系建立的初期,是服务对象还不习惯签订协议时的变通。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