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社会工作者>综合辅导

社会工作者: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

来源:233网校 2009年6月3日
  根据全国妇联200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这其中,有95%以上都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这两个数据说明了家庭暴力的两种现状:30%说明了家庭暴力的普遍性,95%以上则说明了家庭暴力的性别关系。95%以上都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这个惊人的数据说明了男女两性在家庭中的不平等--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作为一个反家庭暴力的机构,我们在五年间为处于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妇女开办了十四期支持小组。我们对这些妇女进行调查,问她们在家庭冲突中为什么总是男人在打女人,收回来的答案竟然80%以上都是体力上的悬殊。这些妇女的理由是,与一个酗酒、赌博、暴虐、嫉妒、缺乏责任心……总之是有这样或那样严重缺点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愤怒是必然的,如果女人能打过男人,那么被打的就可能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做为一个家庭工作者,我非常重视当事人自己的感受,我坚持认为只有当事人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我开始分析这种简单归因的真实含义,我发现受虐妇女把家庭暴力归结为"武装斗争"的结果,把夫妻的争战归结为男女两性在"家国"领域的权力争斗。从"95%以上都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这个数据,我们发现很显然妻子在这场争斗中作为一个群体都失败了。那么是什么分派给了女人这种被殴打的命运,男女两性的权力运作是怎样进行的,体力悬殊又在这样的运作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社会工作师宝典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认识了"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这样来解读男女两性性别地位的运行机制:在既有的社会性别观(如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女两性在社会家庭上的不同分工,以及用于完成这种分工的资源分配的不均等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与性别角色相关的技能的培养,对男女两性的不同评价,以及对两性的社会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等过程,形成既有的社会性别机制,然后运用这个机制塑造了男女两性的不同社会性别,最终导致了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这个理论比较好解释女性为什么被殴打,这就好比奴隶被奴隶主镇压,如果处于对立的双方有着这种权力上的不平等,那么被统治的一方受到殴打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如果妻子被一种文化确认为从属于丈夫,那么她的这种被殴打的命运就与奴隶无异。
  可是,这个社会性别的运行机制也有很明显的局限,它把既有的社会性别观设定为事先存在的,它没有去解释这种性别观是怎样形成的,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女性就接受了这种不平等的性别观,并且还在维持这种性别观的过程中起到极其矛盾的推动作用。家庭暴力的确是一种"家国"权力的争战,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又不仅限于争战。因为男女两性在家庭中的矛盾如果真的能等同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那么受虐妇女就不会在这个受暴的环境中反复留连,经历很长时间甚至终生都难以与之决裂。于是,我们又只好沿着社会性别形成的路线再往前看,在更为久远的历史中去探寻女性的命运。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类不是动物,而是一种历史现实。人类社会是一种非自然的生成体--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同自然对立的。它不是被动地服从自然存在,而宁可说它是按照人类本身的意愿接管了自然的控制权。这种超越本分的行动不是一种内在的主观行为,而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客观地完成的。
  那么男人是在怎样的客观实践中接管了自然的控制权,又是在怎样的历史过程中成为了人类的主人,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主宰了女人的命运,这与他的体力等生物学因素有关。
  在母系氏族时代,由于体力悬殊,男人狩猎捕鱼,女人留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但家务劳动也包括制陶、编织和庭园种植之类的生产劳动,因而女人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与科学水平的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人类自身的繁衍等各种自然与生命现象。女人因为是孕育生命的母亲,在这种时候就被赋予与生长万物的土地相关联的魔力,所以她成为女神,成为穿越天国与地狱的神灵而受到男人的无上崇拜(这在早期人类的大量图腾中可以找到证据)。但这种崇拜不是女人造就的,而恰恰是男人自己决定的。后来,男人通过制造工具,通过发明青铜与铁器发展了生产力,家务劳动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处于从属地位,女人的地位随经济地位的降低而降低。同时,男人在制造工具与生产劳动中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他在劳作的过程中发现土地可以变得肥沃,休耕对土地有益处,发现不同的种子必须区别对待。总之,男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因果,发现了理性思维与计划的好处,因此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增加了收成,并且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样,他就开始超越土地的神秘束缚,从而也超越了代表土地与生命的女人的约束,他废黜了自己创造的大母神,把她变为奴仆和保姆。这就是父系社会对母系社会的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女人沦为受压迫者,并酿成了维持至今的女性命运的灾难。
  从以上的历史演变来看,女人的命运要么是女神,要么是奴仆,但她从来不是"人",她从未被视为男人的同类。因此,女人从一开始就被异化,被塑造为他者,她是不同于男人的那个类别。无论做女神还是做奴隶都不是她的选择,她的命运是由男人来指定的。而决定这种命运的既不是机遇,也不是革命,而是男性在生物学上的优势,主要是体力上的优势。又由于这种优势是先天的,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因此女人既使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抗争,也是显得如此力不从心。所以不管她是否愿意,她就这样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被塑造成了一个次要性别,置身于男人指定给她的命运。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女性的命运通过前文所述的社会性别运作机制被体制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女人中传递和继承。更为可悲的是,这种被指定为次要性别的命运又不同于奴隶。奴隶的命运可以通过革命,通过武装斗争,通过把自己变为奴隶主而获得改变。但女人却决不能通过把自己变为男人而获得命运的改变。因此,在漫长的农业时代,女人被囚禁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之中--做为一个性别群体,女人的命运由社会的文明程度来决定;做为一个性别个体,女人的命运由她所嫁给的那个男人来决定。
  今天的情况则跟整个农业时代(从父系氏族时代到封建社会末期)刚好来了个翻转。在今天,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许多工作都不再需要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体力已不再成为决定女人命运的关键因素,这时,那套在漫长的农业时代所形成的社会性别机制就显示出了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女人一出生就被指定为不同于她的兄弟的那个次要的人,因此她在家庭资源的占有上很显然地处于劣势,父母对于分派给她的用于完成女性使命的技能培养自然也不相同。就算是她有一个好的出生环境,她念书,考上大学,走进社会,但许多招聘单位的许多岗位都明文或不明文地规定:不要女生。她在社会舞上总是受到挤兑和歧视,于是她又无可奈何地被赶回了家庭,无可奈何地把命运交付给一种靠不住的力量--她所嫁给的那个男人。
  女人和男人的命运是如此地纠缠不清:作为一个性别,他们是对立的,他们在性别阶级的利益较量上是如此地水火不相容。但做为伴侣,女人既然被指定为留在家里的人,那么她的经济地位、生活水平、社会阶层都要靠跑在外面的那个男人来决定,因此他们又是同盟,是共荣者。家庭暴力的产生首先是因为这种生活同盟关系的破坏,矛盾产生;然后男人为了实现对女人的控制,就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用夫权来控制女人。女人被殴打的命运与她最初被塑造为次要性别的命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男性权力扩张的结果。女人在这种命运中不是没有抗争,只是因为我们的受虐妇女所说的体力上的因素,以及我们所分析的体力背后所造成的其它因素,她们的抗争失败了。她们最后接受了这种命运,并且接受了男人强加于她的一切规则。原因是她的价值始终要由男人来确认,就象工人的价值始终要由老板来确认。她遵守男性秩序的原因只是为了得到男性社会的一个好评价,就象工人的努力是为了老板为他加薪,并不一定是他认同老板的价值观。工人与妇女的顺从都是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善自己的处境,这就是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女人在重复着男人强加给她的命运,并在维持这种女性命运的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在陕西省妇女研究会参与了第十四期妇女支持小组的记录工作。这个小组总共有八个成员,她们当中除了两人是个体经营者,与丈夫共同经营一个小生意,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工作,虽然这其中有一个有本科学历,一个是医务工作者,但她们都没有工作。这些组员被殴打除了两人是因为丈夫有婚外恋,一人是因为再婚财产问题,另外几个人都不能明确地叙述她们为什么挨打。只好象她的饭做得咸了或是淡了,或是某一天她冲撞了丈夫,或者她丈夫喝醉了酒,或者他们为孩子的学费或房租争吵……然后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然后这种殴打的习惯就被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所触发。她们总是被指责为笨蛋、蠢猪、或者无能,久而久之,她们自己也相信,自己挨打是因为自己无能。然后她们极力地要做好妻子,她们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她们极力做到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要求,为的是让别人说她是一个好女人,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就我个人对这一期受虐妇女的了解,她们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没有工作,她们需要丈夫为她们提供生活来源,与她一起养育孩子,给她名份、住所和一份正常的生活(我们从这个小组能明显地看到,即使是那两名经营小店的妇女,但她们的工作与丈夫有紧密的联系,一旦离婚,她们能否分到一份财产有很多她们不了解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这些妇女需要丈夫给她以精神上的寄托,让她有一个家庭,在这个茫然的世界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不管是受虐妇女与她的丈夫有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干系,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她们的自身价值非要由与她生活在一起的那个男人来确认,因此她们就如此委曲求全地迎合那个男人。
  最近,我们对这个小组的组员进行了一个跟踪调查,其中那个有本科学历的组员和一个经营服装的姐妹正在起诉离婚。其他组员仍滞留在受暴环境中,尽可能地做一些改善夫妻关系的努力。问及这些组员留在受暴环境中的感受,她们说是出于无奈,既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制裁一个施暴的男人,自己又无力在家庭之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那么忍耐就是一种无可选择的出路。我们从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能很明显地看到,那两名能在短期内下决心脱离受暴环境的妇女,其实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少,她还有一些可利用的个人资源,让她们在离开丈夫后要么再学习,找个工作,要么自己重开一个小店,养活自己和孩子。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回到先前的论述。妇女权力在父系氏族时代被历史性地剥夺,一方面是因为她被一种自然的选择淘汰在了农业生产劳动之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男权世界用武力建立了一种强权"真理",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女人,以武力征战来建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这实质上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同出一辙。所以,我们反对家庭暴力,首先要在社会外环境上反对这种男权世界的霸权主义,要从司法体系建立一种有效的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让施暴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逐渐推动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让男人以打老婆为耻,让人们象鄙视小偷、抢劫、以及各种犯罪一样地来鄙视家庭暴力,从意识形态上建构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度。
  但另一方面,从妇女自身的角度来说,妇女要从家庭暴力或诸如此类的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各种不平等的"暴力"中走出来,获得自身的解放,我还是比较赞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让妇女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因为人作为一个社会生成体,他的价值是在社会劳动中实现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妇女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那么首先要不被社会劳动所淘汰,妇女的劳动权是保障妇女其它权益的前提。
  虽然我们认为家务劳动也是劳动,应该倡导为妇女的家务劳动货币化,以此来维护妇女权益。但我个人认为,家务劳动货币化在目前只能为妇女在离婚的时候争取一些利益;而在现实存在的婚姻中,货币化后的家务劳动究竟由谁来买单,如果是政府,政府目前不为任何企业的员工买单,虽然这些员工的工作与家务劳动一样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而如果妻子的家务劳动还是要由丈夫来买单,那么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又多了一层老板与雇员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推进两性平等其实并没有很现实的作用。所以,在现时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想做一些现实的努力用以推进两性平等,让我们的妇女在家庭中不再被殴打,或者在被殴打后有机会逃离这种受暴环境,我还是比较赞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让妇女在劳动中获得解放。"这个观点也在我们以上的受虐妇女支持小组组员的出路中得到证实。所以,社会应该为妇女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和参政的舞台,而不是在就业问题上为她们设置层层障碍,让她们在好不容易上完大学以后又被赶回了家庭,强加给她们被歧视和被殴打的命运。这将牵涉到一个国家将把一代妇女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而作为妇女,如果你还有一线希望留在社会上工作,就轻易不要急着回到家庭。虽然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我们也都渴望在兴趣范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共产主义尚未实现,在我们的劳动还是以货币来衡量其价值的时候,我们轻易不要放弃自己立足于世界的能力,否则,如果你在家里找不到合适的舞台,或者在家里总是被殴打,那么社会能为你提供的帮助就只是一根拐杖,至于能不能逃脱家庭的奴役和殴打,那还得看你自己的能力。考试大收集整理

  编辑推荐
  社会工作师宝典
  1、全国各地09年社会工作师准考证打印汇总
  2、09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考前练习题汇总
  3、0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辅导资料汇总
  4、初级社会工作师案例分析模考题汇总
  5、北大社会学入学考试试题汇总
  6、2009年社会工作者网校辅导
相关阅读

Ṥ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