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习笔记 > 中级实务学习笔记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考点突破

来源:233网校 2019-05-02 11:44:00

一、 儿童的含义:

儿童社会工作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依据,以年龄界定为标准,将儿童界定为所有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

儿童是一个人生命的起始阶段,是与成人相对应的群体,是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载体。

二、儿童的特点:

1、社会属性的特点

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具有社会属性特点,即基础性。

具体体现在: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家庭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

2、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成长速度快)

(2)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平均主义)

(3)顺序性(遵循上到下、近到远、大到小、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信任人格-自主人格-勤奋人格。

(4)不均衡性(不同阶段发育的表现不一样,关键期理论)

(5)个体差异性(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6)分化与互补性(机能分化;机能互补)

三、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生命存在的需要;社会存在的需要

2、发展的需要

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拥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

3、受保护需要

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忽视包括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忽视;儿童剥削,如: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

4、社会化需要

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促使自我观念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生存的问题

(1)新生儿健康问题(截止到2010年,新生儿死亡率有千分之十三)

(2)儿童营养问题(2012年,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

(3)儿童户籍问题(由于父母不重视子女的户籍登记或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为子女登记户籍,许多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无法享受应有的医疗福利;进入学龄期也无法入学就读;迁移居住地,困难重重)

2、儿童发展的问题

(1)贫困的问题

(2)家庭监护的问题

良好的家庭监护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父母教养子女的能力,即亲职能力是家庭监护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父母是否有科学的育儿观念,是否具有正确的育儿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育儿时间和精力等。

受到家庭监护状况影响的儿童群体包括: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父母双双服刑儿童、父母均为药物滥用者儿童、父母均为大病患者或残障者儿童、父母均已死亡、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等。

3、儿童保护的问题

1.儿童遗弃的问题

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3.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4.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1、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

儿童社会工作一般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微观儿童社会工作即指根据儿童个体本身的需要而开展的个案辅导工作;中观层面即指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开展的小组工作;宏观层面即指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或针对政策改变开展的调查研究、宣传倡导等社会工作。

3、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得到适当的养育、照料和教育,并保护他们免遭伤害,安全成长。因此,儿童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型: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儿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监护状况良好的家庭。其内容主要包括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个别化咨询辅导,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这类服务的目的是支持父母履行教养职责,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这类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弥补父母亲职能力的不足,改善父母的亲职状况,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或教养。这类服务的目的是通过替代儿童的父母履行亲职职责,使儿童回归家庭环境,健康成长。

(4)儿童保护服务

这类服务的对象是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伤害预防和伤害应对服务。伤害预防服务是通过对有伤害风险儿童及其家庭的介入,逐步减少直至消除风险的过程,包含的服务可以是支持性的也可以是补充性的。伤害的应对服务通常是指儿童伤害发生后,为受到伤害的儿童提供家庭外安置服务的过程,多数时候是替代性服务。

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七、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1、儿童中心的原则

2、服务个别化原则

3、儿童发展的原则

4、儿童参与的原则

配套习题:

洋洋今年已经8岁了,原本应该是和伙伴们一起上学的,但是自从父亲和母亲离婚后,父亲便将洋洋关在家里,不得外出,除了年迈的奶奶经常过来照顾洋洋外,也小许外界主动接近他。

据社会工作者了解,洋洋的爸爸杨义过去在外企工作,能力强,有上进心,多次受到单位领导的表扬。但是,自从两年前离婚后不久,他所在的单位被另外一家公司收购,原单位所有职工都被辞退。在遭受连续打击的情况下,杨义开始封闭自己和洋洋,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洋洋很想去上学,但每次都会遭到杨义的暴打,后来洋洋便主动放弃了上学。洋洋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奶奶送来的收音机。因为没有缴费,有关部门切断了电源、煤气供应。父子俩就只能靠奶奶带来的食物生活。杨义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都曾主动上门帮助他,与他谈心,但都被杨义打出去了,人们也都不再登门了。最近,奶奶觉得洋洋与自己的交流越来越少,反应也越来越迟钝,这让老人很伤心。老人找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但同样都被杨义打出来。

【问题】

1、一般儿童有哪些需要?洋洋的哪些需要受到了侵害?

2、简单描绘洋洋的社会生态系统图,并做简要分析,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参考答案:

1、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儿童的成长需要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获得基本牛活照顾的需要。儿童没有生存能力,完全依靠父母的养育得以存活、成长。

(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预防保健服务及健康照顾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可塑性、快速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的特征,没有充分地健康照顾,儿童异常的可能性随时可能发生。

(3)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个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将直接反映到儿童未来的社会角色中。良好的家庭牛活对儿童顺利地实现礼会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满足学习的需要。学习、游戏和劳动在儿童发展和个性品质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6)拥有社会活动能力的需要。这是儿童在进入成年期后融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义务培养儿童的这种能力。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在成年之前,也会经历小同的成长阶段,每一阶段都会面临角色的转变和心理的调试。只有处理好每个转折阶段的角色和心理转变,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这是儿章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对照上述儿童成长需要,洋洋的案例反映出他受到的伤害包括: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获得良好家庭牛活的需要、满足学习的需要、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拥有利:会生活能力的需要、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等几乎一般儿童所有的需要。

2、社会工作者可以较快地选择以下介入策略:

(1)采取危机干预措施,将洋洋从禁闭状态中解救出来,由奶奶照顾其日常牛活。

(2)对洋洋的父亲采取强制性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根据检查结果制订相应的干预计划。

(3)通过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团体活动、个别教育计划等,帮助洋洋恢复正常生命和生活状态,为返校做好准备。

(4)通过与其他社会工作者联合,凋动学校资源,促成洋洋返校学习。

(5)通过资源整合,为洋洋争取生活补贴,使奶奶的照顾呵持续,为洋洋创造一个永久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

(6)为防止洋洋事件再发生,社会工作者要进行政策倡导。

相关推荐:

在线测试>>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章节习题

2015年-2018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讲师为你梳理各科90%核心考点,送教材+纸质版《黄金考点+思维导图》等,零基础也能一次过全科>>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