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习笔记 > 中级实务学习笔记

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第四章第三节考点突破

来源:233网校 2019-05-05 09:48:00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直接方法的主要特点

(一)个案工作的过程特点

(1)在对青少年服务中,接案和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虽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全国已经得到普遍开展,但目前除少数主动求助者外,大多数青少年个案服务是由社会工作者上门或开展外展式服务而建立关系的。

社会工作者通过学校、劳动就业部门、司法部门或者社区组织了解到青少年的现状,然后采取各种灵活机动的主动介入方式开展青少年工作。

(2)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社会资源,如学校的接纳及支持、劳动部门的就业政策及就业机会、社区支持网络、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家庭及同伴的支持做出充分评估,才能作出合理的专业判断,并制订可行的服务计划。

(3)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服务计划制订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青少年共同参与的过程,更是激发青少年主体意识的过程。制订服务计划和签订服务契约时的青少年参与能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使其感觉到“我是一个大人了”“我得到了尊重和认同”。这种平等和尊重的关系对于青少年发展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4)专业理论,特别是社会支持网络、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的运用,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科学基础。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特点

(1)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增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同伴给予的经常性的、多样的鼓励和赞许,远比成人给予的增强更有效。

(2)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青少年的真实世界。因此,小组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习到新的观念、行为,并为过渡到现实生活提供良好的帮助和训练。

(3)小组规范会对规范青少年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4)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也可以提供如实验室般模拟练习的机会,这些练习中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大家在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青少年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5)小组工作为青少年建立正面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并创造了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小组工作能够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交活动,由此能够增加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三)社区工作的内容特点

两个层面的工作方向:一是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内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二是将社区内青少年组织起来,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发展,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提升青少年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1.举办各类促进社会参与的社区活动,有助于青少年适应并融入社会

2.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行动系统建设

(四)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整合性特征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评估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评估的程序逻辑模式主要包含七个环节:资源投入、活动/服务、服务成效、处境分析、假设/理论基础、外在环境、逻辑联系。

三、青少年自我探索服务

(一)理论基础

1.辨识认定论

2.韦恩斯坦( Weinsein)的“自我探索历程”

(二)实务运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少年通过“自我概念量表”测试、“生命环”活动、“自画像”“生命线”等活动自我认识与探索活动。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4-6人)

②思考问题,并在小组中分享。

③更真切的了解与领悟。

④每个人反思生活有哪些阻碍生命积极开展的行为或态度,进行小组交流。

⑤每位成员借由其他成员的回馈、建议与经验分享等方式的协助,制订阻碍成长行为和态度的改正计划,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

(一)理论基础

生涯规划是开展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的理论基础之一。对于青少年而言,个人将面临工作、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需要培养工作技能、开展生涯探索、尝试做生涯规划、建立生涯价值观。

(二)实务运用

“彩绘生涯”社区青少年职业导航计划

项目背景:YH青少年服务中心在对社区青少年失业问题的调研中发现,青少年大都缺乏职业规划、自身定位不合实际、对社会需求认识不清。此外,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功就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此,社会工作者决定对社区青少年开展名为“彩绘生涯”的杜区青少年职业导航计划。

理论基础:本项目以霍兰德( Holland)的性格类别与工作环境匹配论为主要理论基础。

项目目标:

1.让青少年了解“生涯规划”认识到“生涯规划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量表测试使青少年了解个人兴趣、能力等特质,协助其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运用情境模拟等形式使青少年学会整合环境资源、把握就业机会等技巧。

4.促进亲子互动,让家长成为孩子就业、就学的助动力。

服务对象:

1.在就业、升学、生涯规划等方面需要协助的青少年。

2.在青少年就业问题上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的家长。

项目实施:

1.阳光空间。以树立正确职业理念为目标、职业训练为核心内容,周期性的跟踪服务为巩固手段,有效资源整合为保障。

2.锦绣人生系列小组。以小组活动形式对青少年开展就业、生涯规划辅导服务,协助青少年明确自我发展目标,提升自信,增进沟通交往能力,确立理性职业观念。

3.家长天地。协助青少年家长清晰了解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已的职责、体会孩子的感受、掌握孩子的需求,并从亲子教育、情感沟通、求职就业、法制观念四个方面开展以亲职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小组活动,以期有效提升家庭沟通状况,形成家庭对提高青少年就业成长的助动力。

项目成效评估:

1.满意度评估。通过问卷了解社区青少年、家长、社区相关人士对本项目的满意程度。

2.过程评估。通过对项目程序、执行情况、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运用状况开展评估,形成过程评估结论。

3.结果评估。对青少年在认知、就业能力、就业率、亲子互动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结果开展成效评估。

五、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

(一)理论基础

历奇辅导的定义包括4个元素: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

历奇辅导有4个训练模式:

(1)“历奇波浪”。主要是活动讲解、过程和解说。

(2)“野外挑战”。着重个人与大自然的挑战。

(3)“情感反思”。指学员内在反思。

(4)“多元创意”。包括利用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多种方法带出重点。

(二)实务运用

六、青少年空间

(一)理论基础

1.社会参与

2.增能理论

(二)实务运用

青少年空间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宫协会在香港青年协会协助下,借鉴香港青年空间运营模式,为社区青少年开拓的一片新的成长空间。青年空间服务项目的实施给青少年提供了参与社会和社区活动的机会和平台,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使其获得了参与社会事务、实践社会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权力的提升,青少年的权能感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发展。(案例4-8;案例4-9)

七、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实务反省式”实务研究强调熟练的实务工作者实务知识的学习与表达。实务工作者通过在行动中认知、在行动中反省、对行动作反省,以及综合性技术的运用来实现专业成长。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既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由外来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合作组成。

对于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来看,尚没有发展出类别分明的实务研究范式,上述几类实务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对社会工作者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实务研究通过确定问题一理解一反思一行动一改变一新问题一新行动等研究步骤的实施,获得对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的认识,建构实务模式,直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配套习题:

社会工作者在某职业学校开展服务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动辄不动与任课老师产生冲突,甚至擅自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流连于网吧,经常夜不归宿。社会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觉得读职业学校没前途,既懊悔过去读书不认真,又不愿面对现实,更没有为改变现实而采取行动。

社会工作者决定依据现实疗法中的“责任”、“现实”和“正确”三哥基本要点,开展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为总目标的小组活动。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破冰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间的相互交流,树立积极、正向的伙伴关系;与组员共同制定契约,形成小组规范,使组员逐步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自画像”、“生命环”等活动,协助每位组员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进行合理评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工作者借助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通过角色扮演、示范、鼓励等技巧,协助组员学会真实表达,并履行自己的决定和承诺。

问题:

1.围绕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目标,列出本案例中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

2.分析小组工作在本案例中发挥的功能。

参考答案:

1.本案例中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 

(1)沟通目标:通过破冰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树立积极、正向的伙伴关系。 

(2)实质目标:

①提升青少年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②协助青少年有效的自我约定,且诚信地尽力执行培养,使青少年能够以勇于负责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活。

③协助青少年正确地检视、查核自己的行为表现,使青少年懂得如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有效的评估。 

(3)过程目标:

①全体组员共同制定契约,形成小组规范,在后期活动过程中使组员充分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并及时肯定鼓励正向性改变的行为。

②开展“自画像”等活动,协助组员自我探索,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并逐渐的能够对此进行合理的评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营造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通过角色扮演、示范等技巧,协助组员学习真实表达方面的技能,并履行自己的决定和承诺。 

(4)需求目标: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每个组员的具体需求而设计任务,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 

2.小组工作在本案例中发挥的功能: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归属感。在案例中这些学生有着相似的问题,即不肯面对现实、自认前途迷茫却又不肯采取行动去改变,这种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是小组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后面的活动开展中,针对此类问题设计的具体活动会让组员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并会对小组这个临时的共同体产生归属感。 

(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在互动过程中,小组组员任何新的改变和提升都会被大家接受、肯定和分享,会激发他们以改变的自我去融入社区和社会。结合案例,通过参与制定契约和培养遵守规范的精神,会让组员逐步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进而把这种被肯定的经验应用到生活的其他场景。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机会。小组工作提供小组组员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机会。每一个小组组员是发言者的同时也是一名倾听者,可以形成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同伴关系,分享经验,沟通感情,共同进步和成长。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小组这个临时的社会共同体,因其赋予了平等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及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机会,打造或改善了小组组员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此前大家可能缺乏沟通的机会与技巧,但在小组活动中,每一个组员都能够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还能得到同伴与社会工作者的反馈,在每个人的周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相互支持网络。

相关推荐:

在线测试>>201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章节习题

2015年-2018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讲师为你梳理各科90%核心考点,送教材+纸质版《黄金考点+思维导图》等,零基础也能一次过全科>>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