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的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
2、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
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成年早期(20-40)、成年中期(40-65岁)、成年晚期(老年)。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2)前运算期(2-7岁)
(3)具体运算期(7-12岁)
(4)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6、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7、依恋理论
(1)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
前依恋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2)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配套习题:
1、社会工作者小李在辅导小学生小明时,只要小明按时完成作业,小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半年之后,小明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小李的做法是基于()【2017】
A、米德的自我理论
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C、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
D、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在操作行为中,通过强化作用便可塑造人的行为。故本题选C。
2、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重点强调人格发展中的( )。
A.生物因素
B.社会因素
C.心理因素
D.道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