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目标模式
1、理论基础
(1)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
“参与”概念基于社会政治民主理论;“增能”指赋予个人或群体权力,包含个人、社区和社会3个层面。
(2)系统功能理论
强调4个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报考性原则。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实施原则
(1)致力于培养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致力于发展组员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3)致力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
(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一致性,针对社区需求,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习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小刘发现社区中部分老人无所事事,生活比较单调枯燥。通过需求调研,小刘了解到老人们非常希望社区多搞些活动,提供机会让老人们多交流,同时也为社区建设做点贡献。为此,小刘拟运用社会目标模式为老人开展小组服务。下列做法中,符合社会目标模式实施原则的是( )。【2019】
A.协助老人组建志愿服务队,提升关怀社区困难人群的责任意识
B.教导老人学习沟通技巧,学会开放、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C.引导老人表达生活中的困惑,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调节的经验
D.解决老人社会关系失调问题,协助老人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2、社会工作者小黄在社区开展了一个“绿色环保”小组,通过小组活动,激发了组员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提升了组员社会参与的能力。下列小黄的做法中,反映出社会目标模式理念的是( )。【2018】
A.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实现小组的目标并获得个人发展
B.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组员学习新行为,发展关系网络
C.运用刺激、质疑等技巧提高小组的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
D.通过培养小组领袖,提升其推动社区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二、治疗模式
1、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小组;目标在于重建个人的性格和人格系统。
(2)阿德勒式小组;人是由社会因素(如个人目标)所驱动的,而非生物因素。
(3)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人们自发的、戏剧化的方式表达感受,以获得对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宣泄。
(4)行为治疗小组;所有的问题行为都可以通过新的学习历程得以矫正。
(5)完型治疗小组;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道路,接受个人的责任。
2、实施原则
(1)综合性原则
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临床费社会工作的知识和实务技巧综合运用。
(2)建构性原则
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治疗方法学习新的行为。
(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原则
设定每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计划,同时对所有组员个别性问题综合分析。
三、互动模式
1、理论基础
主要源于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如符号互动论和“镜中自我”理论。
2、实施原则
(1)开放性的互动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
(2)平等性的互动
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小组中形成平等的关系,通过与其他组员的沟通理解、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获得个人的发展。
(3)“面对面”的互动
社会工作者要促使组员之间“面对面”澄清其苦恼的问题、期待解决的需求,认清其在小组中的角色。
习题练习:
社会工作者小张采用互动模式开展了一个“睦邻居”小组,旨在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流,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适应与融合。关于该小组的说法,最准确的是()【2017】
A、该小组虽然是个互动小组,但仍应考虑服务流动儿童的补救性目标
B、鉴于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小张在带领小组时应做好控制着角色
C、小组主要围绕社区适应问题,小张应将其目标主要聚焦于流动儿童
D、小张可以运用激励的示范等技巧,提高组员之间互动频率和品质
四、发展模式
1、特点
理论基础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以及小组动力学。
2、实施原则
(1)积极参与原则
协调和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者发展的建议,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
(2)“使能者”原则
要支持和帮助小组组员通过各种活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发展认知,激发潜能,提升组员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