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目标的要求
(1)目标陈述明白易懂—正向与负面目标陈述;
(2)可测量—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行为;
(3)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介入目标可行;
(4)有时限—实现目标的时间;
(5)时限机构目标和社会工作伦理。
【目的与目标】
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2、关注的对象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包括:个入、家庭、群体或小组、组织、社区。
3、多层次介入策略
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策略。社会工作者需要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社会经纪人、促进者、教育者、倡导者、调解者和社会控制者。
4、计划一起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可以理解为社会支持网络,例如家庭、朋友、邻居、同辈团体及社区。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
6、计划具体的行动、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1、有服务对象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具体;
4、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能够总结和度量。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
1、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服务上达到的结果);
2、设定工作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二)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两类);
2、选择行动内容
类型 | 内容 |
危机介入 | 服务对象遇到突发性事件,需要社会工作者立即进行介入。 |
资源整合 | 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需要多元化的服务,需要建立和串联资源网络。 |
经济援助 | 常规性经济援助:对低收入的服务对象给予正式制度性帮助; 临时性经济援助:紧急医疗救助、特别教育补助及临时性物质帮助。 |
安置服务 | 将服务对象带离原有生活场所进行暂时或替代性安置的服务。 |
专业咨询 | 掌握本地满足人们需要的资源系统的资料和信息,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服务。 |
(三)签订服务协议—计划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内容。
1、过程
(1)会谈协议(通过会谈在介入目的、目标等方面达成协议);
(2)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社会功能发挥方面事项);
(3)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共同协商,确定具体目标);
(4)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
2、技巧
(1)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2)与服务对象分享对问题的看法;
(3)描述为之工作的问题;
(4)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
(5)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张丽的丈夫独立经营一家网络公司,因工作繁忙,平时很少过问儿子小雷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照顾小雷,张丽目前是全职妈妈。
小雷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小学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可自从上了初中,便开始迷上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不写作业,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张丽意识到是自己疏于管教,于是开始严格要求小雷,并禁止他玩游戏,还停止给他零花钱。任性的小雷竟然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向母亲抗议,并表示要自己独立。无助的张丽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能够帮助儿子。
【问题】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要。
2.确定服务目的与目标。
1.
(1)发展问题: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小雷进入了青春期,处在自我认同对抗同一性混乱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对他而言,“我是谁”是十分重要的。进入青春期的小雷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追求独立,对母亲有抗议行为。青春期生命力旺盛需要释放,可以理解为游戏是释放生命力的一种渠道。
(2)行为问题:小雷需要改进的行为包括迷恋网络游戏、逃课、离家出走。需要用更多时间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与父母有良好的沟通。
(3)家庭问题:丈夫忙于工作,对于家庭及孩子的事情很少过问。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需要改进。
2.
(1)服务目的:帮助小雷顺利度过青春期,有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生活。
(2)服务目标:帮助小雷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有益的活动;改善迷恋网络游戏的习惯与行为;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有良好的作息时间;认识青春期,接纳自我;改善小雷的不适宜行为;改善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更好履行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