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背景:
案主周伯86岁,独居,未婚,患有高血压;家中较多杂物,缺少清洁,没有卫生间,没有窗户,环境阴暗、潮湿,生活条件比较差;案主多年患有高血压,常常头晕无人照料,曾多次因头晕被送到医院。
需求分析:
案主药盒里的药物乱七八糟,有的包装几种药混在一起,有的则只有两三种药;案主表示过去曾患有感冒,医院为其开药,但其认知分辨能力差,导致漏服药或不按时服药,有时感觉不舒服而求愈心里强烈甚至不懂得药理知识,自行到药店购买药物没有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高血压则因认为症状好转怕麻烦自行停药。现在常常感到身体手脚,背部,大腿痒痒的,自已也不是很清楚。
其主要需求为:第一,改善认知,加强对药物的分辨能力;第二,行为修正,正确使用药物,提高用药安全。
理论分析:
认知行为理论:第一,案主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案主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由学习改变的。第二,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案主的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发出正确的行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第三,案主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案主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因案主对身体健康不重视,健康知识的缺失,没有定期服用高血压药导致因血压高而头晕,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引导案主掌握一些基本健康常识改善案主的服药习惯,从而增强案主的用药安全意识。
介入过程概述:
(一)社工为案主链接医疗服务。每月医生会上门帮案主进行检查血压情况监测以及药物三次,然后社工把了解到案主的情况向负责医生反馈,经医生检查得知:案主皮肤痕痒的症状属于皮炎性湿疹,案主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由于案主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至细菌滋生,案主又没有注意个人卫生,食物长期放置在外,需要建议案主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期食品,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还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环境通风,干爽。医生表示案主头晕由于血压较高,自行停服用高血压药所至,其自身对健康不重视,基本健康常识的缺失。
(二)高血压知识普及。告知案主解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却是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等严重后果。而现在案主需注意如下症状: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
(三)联系家属,寻求家长支持。通过讲解让家属理解案主的治疗目的,指导他们协助增加案主的服药依从性,严格按原则服药。其次,告知易发生漏服,错服、误服、呛咳及窒息等常见情况,并说明其危险性。教育他们如何判断和预防危险的发生,争取做到精心照顾案主服药,减少服药安全隐患。
(四)赠送药盒,提高意识。社工为案主送上药盒,协助案主把药分类到药盒,向案主及家人解释用药原则,以及按医生嘱咐及药物说明书说明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案主服药的依从性。
服务成效及反思:
通过社工的介入,令到案主知道如何正确服药,并指导家属了解和分析案主服药过程中易发的安全隐患,共同协助案主增强用药安全意识,提高预防措施,取得家人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案主在家中服药的安全性。通过介入过程,引起家人对案主的关注以及回应,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案主生活,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家人的关怀才是案主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