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模拟试题 > 中级法规与政策模拟试题

2012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二

来源:233网校 2012-06-14 09:27:00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前冲刺试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个案评估是社会政策评估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对一个具体的社会政策项目或社会政策实施机构的深入细致的描述与解释。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社会政策评估中个案评估方法的考查。
2.【答案】C
【解析】资源提供者,这一角色主要体现在政府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题干中政府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就属于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保证,故选C。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政府资源提供者角色的考查。此外,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还表现为(1)政策制定者;(2)政策实施者;(3)政策评估者;(4)政策调整者。
3.【答案】A
【解析】选项8、C、D都不属于家庭成员收入。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计算为家庭收入项目的考查。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依据,即家庭成员收入。家庭成员收入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但不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4.【答案】D
【解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低保款物。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处罚的考查。
5.【答案】B
【解析】《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要求,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从此要求可以看出,本题正确选项为B。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处罚的考查。
6.【答案】D
【解析】陈某、王某和李某都属于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故正确选项为D。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考查。《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另一类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7.【答案】D
【解析】老闰的儿子和女儿不是户主,所以不能作为申请人。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考查。《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第17条规定,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8.【答案】D
【解析】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的考查。《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代理事项有:第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第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第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第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第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第六,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9.【答案】B
【解析】本题中符合的对象是五保户3户、特困户3户和优抚对象2户,共8户,故选B。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规程》需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范围的考查。《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规定,需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应为因灾造成的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
10.【答案】B
【解析】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通过投靠亲友、借助公房和调运及搭建帐篷等方式确保被转移群众有临时住所;为灾民提供方便食品、粮食等,保证灾民有饭吃;为缺少衣被的灾民提供衣被,保障灾民取暖;保证灾民有干净水喝;保证有伤病的灾民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的内容的考查。
11.【答案】C
【解析】对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向县级民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中说明,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故选C。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灾民救助卡》发放内容的考查。属于记忆型的知识点,考生牢记即司。
12.【答案】C
【解析】老年人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老年人有从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那里获得赡养扶助的权利。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故女儿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老年人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的考查。此外,考生还要记住,赡养人的义务是一项法定责任,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13.【答案】C
【解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老年人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受到影响的法律救济手段的考查。
14.【答案】A
【解析】《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的政治权利包括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其实现形式是全国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任用干部时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担任领导成员。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妇女享有的政治权利的考查。
15.【答案】C
【解析】环境友好权利属于残疾人的权利。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妇女合法权利主要内容的考查。《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
16.【答案】B
【解析】秦某可以通过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这属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方法中法律保护的内容。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方法的考查。完善立法强化执法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手段,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妇女除了可以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外,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7.【答案】C
【解析】民政部门作为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职能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牵头作用。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民政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中的作用的考查。
18.【答案】D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淝罪法》规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工读学校对就读的未成年人应当严格管理和教育。故小程就读的中学有权提出申请。故选D。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申请送小程进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的主体的考查。这种主体主要有3种,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二是其他监护人,三是该未成年人原所在学校。
19.【答案】B
【解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要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具体来讲,康复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残疾人康复工作内容的考查。
20.【答案】D
【解析】夫妻财产制中盼法定财产制,适用于夫妻没有对财产作出有效约定的情况。主要内容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资金、生产和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选项A、B、C中的工资和奖金、经营收益以及稿酬都属于共同财产。故选项D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考查。
21.【答案】B
【解析】关于离婚的特别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这一规定是从保护妇女、婴儿的合法权益出发,对男方离婚请求权的限制。这一规定不受女方提出离婚和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限制。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离婚的特别规定的考查。
22.【答案】C
【解析】协议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双方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中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及对子女抚养、财产、财务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协议离婚必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范围的考查。
23.【答案】B
【解析】高某有权继承生父和继父的遗产。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收养关系与继承顺序的考查。《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没有遗嘱的,按顺序继承原则,即遗产按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4.【答案】C
【解析】本题中,曲某在脱离危险康复出院后没有再立书面或录音形式遗嘱,之前的口头交代无效,其次子有权继承其遗产。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口头遗嘱的考查。口头遗嘱是适用于危急情况下,要求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证明,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25.【答案】D
【解析】继承开始后,受赠人应对是否接受遗产作出较为明确的意思表示,要么接受,要么放弃。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本题中三个月后受赠人未做出表示,故受赠人视为放弃,因此排除B和C。丁某儿子没有表示,视为接受继承。A项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遗嘱继承或遗赠的接受和放弃的考查。《继承法》第25条第1款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视为接受继承。”
26.【答案】B
【解析】收养成立后,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相互间产生了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规定,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亲生父母与子女关系是一样的。养子女与亲生父母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父母子女,其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已因收养的成立而解除。因此,豆豆与其亲生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失,与养父母间产生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收养的效力的考查。
27.【答案】D
【解析】被收养人的条件为:(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送养人的条件:(1)孤儿的监护人;(2)社会福利机构;(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收养人的条件:(1)无子女;(2)年满30周岁;(3)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4)未患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收养关系成立的要件的考查。
28.【答案】D
【解析】依法调解原则主要表现为受理和调解纠纷要符合法律、法规、章程和政策规定。自愿平等原则表现为:(1)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2)调解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出自当事人自愿。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是因为调解不是起诉的必经程序,不得因未经调解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公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阻拦和限制。故老王的做法违反了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民调解工作的工作原则的考查。人民调解工作的工作原则为:依法调解原则,自愿平等原则,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29.【答案】A
【解析】符合享受抚恤条件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发给领取抚恤金的证件。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抚恤金证件的发放机关的考查。
30.【答案】C
【解析】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符合此优待规定的只有选项C。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义务兵的相关优待的考查。
31.【答案】A
【解析】《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因病致残的,依照规定享受抚恤。其中,因战、因公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的,均可享受抚恤。因病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的,方可享受抚恤。故选项BCD都不符合享受因病致残抚恤的残疾等级。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残疾抚恤对象确定的考查。
32.【答案】C
【解析】随军家属、符合随军条件无法随军的家属及随军遗属享受安置优待。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随军的现役军官家属、文职干部家属、士官家属,由驻军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随军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驻军所在地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应当接收和妥善安置。故本题正确项应为C。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随军家属、符合随军条件无法随军家属及随军遗属享受的安置优
待的考查。
33.【答案】C
【解析】复员军人是指在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其中包括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其他复员军人。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复员军人的含义的考查。
34.【答案】B
【解析】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有关法律规定体现了普遍性原则: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本居住地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居民委员会的选举的考查。
35.【答案】D
【解析】按照《宪法》要求,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这就是说,这些人不是由政府指派或委派。这是确保居民委员会自治性质的重要保证。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办法的考查。具体办法有三种形式:一是由本地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产生;二是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这可以称为严格的直接选举办法;三是由每个居民小组先选举出2~3名代表,再由他们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各负责人。
36.【答案】B
【解析】相关法规就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故王某从2007年6月任职直至2010年6月。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村委会的任期的考查。
37.【答案】A
【解析】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本题中虽然发出选票为620张,但是收回的只有600张。故只要超过600的半数即可通过。因此选项A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村民会议的决策的考查。
38.【答案】B
【解析】除《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三类社会团体(参加国家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不属于登记范围外,其他社会团体均须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进行登记并具备法人条件。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会团体登记范围的考查。
39.【答案】A
【解析】除《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三类社会团体(参加国家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不属于登记范围外,其他社会团体均须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进行登记并具备法人条件。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会团体登记范围的考查。
40【答案】C
【解析】银行账号不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的文件。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的考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而在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申请时,举办者应向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1)登记申请书;(2)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3)场所使用权证明;(4)验资报告;(5)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6)章程草案。
41.【答案】B
【解析】《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须经出席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才有效的事项为:章程的修改;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章程规定的重要募捐、投资活动;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据此可以看出选项A、C、D表示的事项均须经出席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才有效,故排除。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理事会的职能的考查。
42.【答案】C
【解析】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故该基金会2008年度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2.1亿元。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的考查。《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会余额的8%。
43.【答案】A
【解析】《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布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所以A项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关于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规定的考查。《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公众募捐。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只能在一定地域内面向公众募捐。因此选项C不符合此规定。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中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因此可排除选项D。
44.【答案】C
【解析】招商引资不属于公益事业。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公益事业的认定的考查。公益事业的认定。《公益事业捐赠法》从外延的角度对公益事业作出了认定,明确指出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45.【答案】D
【解析】捐赠财产的使用舜口管理。《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本题中受赠人未与捐赠人订立协议,所以酸奶无须运回牛奶企业,故选D。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的考查。
46.【答案】A
【解析】建立报告制度的规定:受赠人每年度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A选项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的考查。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资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动和事业。据此排除C。对捐赠人的管理权限和受赠人的责任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接受社会监督。据此排除D。对管理成本的标准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厉行节约,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从利,息等收入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开支。据此排除B。
47.【答案】B
【解析】《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对这些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定。公务员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法》适用范围的考查。
48.【答案】D
【解析】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合同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的考查。约定条款的内容包括:
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49.【答案】D
【解析】延长工作时间的特殊规定。《劳动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41条的限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的考查。
50.【答案】B
【解析】劳动招工的规定。《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法》招收未成年工内容的考查。
51.【答案】C
【解析】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争议的处理的考查。调解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程序,是法定的必经程序。不经过仲裁,当事人就无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2.【答案】B
【解析】在我国,当企业由于经济困难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时,用人单位必须提前2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性裁员的考查。
53.【答案】C
【解析】劳动合同约定条款中对试用期的约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1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据此判断小叶的最长试用期为3个月。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约定的试用期限的考查。
54.【答案】D
【解析】《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合同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计算。本题中陈某于2007年5月20日办理的失业登记。故选D。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失业保险金的考查。
55.【答案】A
【解析】徐某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工伤认定部门的考查。
56.【答案】B
【解析】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据此判断本题正确选项为B。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劳动能力鉴定最终结论的机构的考查。
57.【答案】B
【解析】《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不需本人缴纳保险费用。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工伤保险缴纳的考查。
58.【答案】D
【解析】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1)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2)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3)财政补贴;(4)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保险基金数额,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适当调整本行政区失业保险费的费率。据此分析,选项D说法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失业保险基金来源的考查。
59.【答案】B
【解析】《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的考查。
60.【答案】B
【解析】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流动人口现居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的考查。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