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
(1)小玲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对人比较防备,不愿透露关于家庭方面的信息。
(2)小玲比较顽皮、贪玩,不喜欢学习,缺少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
(3)小玲的养父母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使小玲和他们的感情不深,沟通更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小玲缺少家庭的关爱。
2.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主要有:
(1)家庭。最早的社会化发生在家庭中,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家的概念十分强烈。而在社会中,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历史上,一个人出身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在此后一生中的社会位置,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但是一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熏陶,使其今后的生活中,很难退去其家庭的印迹。
(2)学校。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作用甚至会超越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其接受的第一种正式过程。学生们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在考试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竞争。另外,还在很多其他方面获得经验,如原本顽皮的儿童被要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生守则。在学校里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们必须对他们的指令做出回应。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孩子们的自我期望影响巨大。班级间的关系,又使儿童形成了组织概念。
(3)同辈群体。儿童在其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因年龄、兴趣、就读学校、家庭住址等因素的一致,而逐渐地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固定交往群体。他们会一起学习和游戏。在他们中间,还可能存在着专属的交流符号和小秘密,并因此而更加紧密。他们会彼此分享食物、玩具和感受。同辈群体是儿童成长中十分特殊的重要因素,它可能因某些原因在一些个体上不存在,但如果其存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这种关系通常在儿童期结束后还会维持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会成为成年时的朋友,也有的结成了夫妻。
(4)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样地,儿童的发展也受到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印刷品传递的是文字,而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电视和互联网,则将文字、声音、影像随时随地进行传播。由于传媒的广覆盖、载体的普及和受众的无差别,儿童和大众传媒间的关系更加接近,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并且明显地改变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模式。
3.社会工作者应开展以下工作来帮助小玲:
(1)与小玲进行接触,通过做她感兴趣的事与她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对小玲做更多的了解。
(2)帮助小玲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其进行改善。
(3)通过与小玲的沟通,对她的家庭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联系相关部门查找家庭相关线索,尽快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
(4)与小玲家所在地的学校进行联系,将小玲送回校园,让她融入同龄人正常的生活。
第二题
1.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本案例中,虽然李涛的母亲觉得问题已经解决,可以结束专业协助关系,但李涛才是真正的服务对象,小叶要尊重李涛的意见。如果李涛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小叶的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则小叶和李涛双方才可根据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 2.结案的类型包括:
(1)目标实现的结案。经过评估以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都认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时,根据协议,社会工作者提议结案,服务对象也接受,由此就进入结案阶段。这种结案是有计划、按程序进行的。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当服务对象强烈抗拒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就没有理由再继续维持与他们的关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对象没有意愿和动机接受服务,双方的关系没有意义。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例如,当社会工作者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超出了自己和机构的能力时,就要结案。这种情况下,结案的形式可能以转介方式——将服务对象转往其他机构去接受服务——结束;也可能以转移方式——转由其他工作者提供帮助——结束关系。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当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即使目标没有实现也要结案。例如,服务对象由于搬迁而离开机构所服务的地区时,或者社会工作者由于工作调动而离开时,都要结案。
本案例中,李涛的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问题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应属于目标实现的结案。
3.(1)结案时服务对象所做的正面反应包括:接受社会工作的协助对服务对象来说是特别的人生体验,多数人都能在与社会工作者的合作中获益,因而在结案时有正面情绪反应,包括对获得成长与成功的欣喜,对整个工作过程带给他们新认识的肯定,感觉视野开阔了,对与社会工作者关系的满意,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对未来充满信心等。
(2)对于服务对象所做的正面反应,社会工作者的正确做法是: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对这些正面反应给予肯定并适时适当地进行强化,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刻意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生活。
第三题
1.(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所在的各个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三个系统:
1)微观系统,是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了影响个人的生活、心理和社会系统。
2)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
3)宏观系统,是指比家庭等中观系统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宏观系统是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2)本案例中涉及的三个系统分别为:
1)微观系统,即老李的个人系统,包括老李的下岗情况、找不到工作的失落情绪等子系统。
2)中观系统,是对老李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老李的家人、同事、亲戚和朋友。
3)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老李的原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与社会工作实务的要求和具体问题联系,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将焦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呼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该案例工作目标设计为:
(1)通过促进老李个人的成长,增强他对下岗和找不到工作的接受能力。
(2)通过联系各子系统,帮助老李发掘各方资源,学习新的技能,找到适合老李从事的工作。
第四题
1.李捷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因为吸毒而被学校开除,中断了学业。
(2)朋友的疏远、亲戚和邻居的歧视。
(3)高中没有毕业,又没有什么技能,就业困难。
(4)父母担心儿子受毒品的诱惑而复吸。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包括:
(1)遵循接纳、尊重等原则,与李捷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李捷的内心感受,分析他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建立起互相信任的专业关系。
(2)建议李捷加入“戒毒小组”,组织小组活动,调动其积极性,让他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发掘个人特长和爱好,培养合作精神。
(3)整合社会资源,为李捷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帮助他介绍工作,或者联系就读学校,通过辅导帮助李捷养成工作和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4)帮助李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为其进行医疗检查。
(5)让李捷与社区志愿者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社会价值,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6)同李捷的朋友、亲戚及邻居进行沟通,请他们理解和帮助李捷。
第五题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社区中的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工作较忙,还经常需要加班,在放学后存在着无人看管的问题,他们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一个人在家,存在着安全隐患。
2.方案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拟订的个案服务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1)协助家长指导及照看孩子。
2)培养孩子们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功课及学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孩子们正确的交友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健康的娱乐活动。
4)培养孩子们积极的人生观及良好的品格。
(2)方案实施策略
1)与社区学校进行沟通,充分利用社区学校资源,为有需要的孩子建立课余托管服务场所。
2)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3)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组织游戏,满足社区内小学生康乐活动的需求。
4)将具有相同兴趣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展儿童小组工作。
5)聘请社交技巧、自我照顾能力、公民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开展相关的讲座、个别辅导、发展性程序、家长咨询等服务项目。
(3)方案执行
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
家庭成员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