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简答题]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你发现,你所在的社区属于年代较久的一个老型社区,社区老年人的比例较高,而很老年人孩子都不在身边,且他们的社交网络比较薄弱,很少有机会参与外面的活动。同时,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呼声:退休在家很无聊,社区中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供他们休闲,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与发展。请针对这个情况,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来为他们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这些老人与其他老人一样,在生活上会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社区老人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老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
2.方案实施策:
(1)充分利用社区照顾机构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2)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如陪他们聊天、读报。
(3)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各种文体活动,充实老年人的生活。
(4)整合社区及社会资源,在增加社区内的文体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对外交流平台,让他们走出社区,丰富退休生活。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7[简答题]案例:
社区矫正机构计划将刑满释放人员的综合管理纳入服务范围。经调查,该社区刑满释放人员中无业者居多,但社区就业资源的利用率却较低。对此,社会工作者对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访谈,关于对自己的定位和就业的看法等问题,他们对社会工作者说:“我们这种人是社会的‘渣子’,在里面蹲了那么多年,现在出来还能有啥用,什么都不会,出门坐哪路公交车都搞不定,更别说工作了。”“到哪里人家都戴有色眼镜看我,犯了一次错误,难道要一辈子受惩罚?”“现在找工作都得上网,我连电脑都不会用,去哪儿找工作都不知道,哪家单位会要我啊。”“社区里适合我们的岗位不多,上次去办理就业登记,人家看了我的档案就说‘好人还安排不过来呢,你就慢慢等吧。”“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跟也跟不上,再说现在工作都要政审,我们肯定通不过的。”“我大字不识几个,所以要求也不高,工资高点儿,活儿轻点儿,能坐在办公室上班就可以了。”
问题:
结合本案例,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目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设计服务方案(只需说明各层面具体目标和服务内容)。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从微观来讲,寻找工作是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工作机构和
人员在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对刑释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帮助联系、介绍职业,还要通过
辅导帮助受助者养成工作和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这些服务,帮助刑释人员提高自信心
和重新投人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就业。
2.从中观来看,要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社区矫正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刑释人员融入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社区矫正工作者要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同时,要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3.从宏观来讲,要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刑释人员的就业需要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为刑释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合适的岗位。修改有些岗位政审的标准,使有从事该岗位能力的刑释人员不至于因为政审不通过而一直得不到工作。
8[简答题]医院内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病人制订出院计划,一方面是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医疗经费。因此,帮助病人出院是医院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制订一份截肢病人的出院方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通常提供服务的机构、病人及家属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彼此之间并不一致,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各方达成一致,所以说出院计划是磋商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参与决定是很重要的,会促进他身体的康复。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帮助患者接受现实,重新适应环境,帮助患者康复,节省医疗经费,愉快出院。
2.方案实施策:
(1)协助病人对病情或医疗的了解与适应,包括鼓励其接受病情、康复计划安排及伤残咨询。
(2)共同制订出院计划,链接社区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寻求资源,包括经济扶助、申请社会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等。
(3)协调医疗关系,包括服务对象、家属、医疗团队的关系。
(4)出院后的跟踪服务:如出院后给病人打电话、家访,这些行动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出院计划是否有效,病人是否还需要其他服务。
3.方案执行:
通过治疗和社区资源方面的介入措施,使病人能更好地康复。
4.方案评估:
服务对象是否做好适应环境的心理准备,如期愉快出院。
9[简答题] 阿勇,男,14岁,初二学生,父亲是个残疾人,日常生活起居依赖家人的协助,母亲整日忙于生计.四处打零工赚钱养家。阿勇每天要做很多家务,要照顾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妹妹,抽不出很多时间来认真学习,所以成绩一般。阿勇经常在好朋友面前抱怨命苦.家里的窘迫使得阿勇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总感到低人一等。
问题:1.案例中阿勇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1.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阿勇的困境可以从“人”和“环境”两个层面来分析:
(1)从“人”的方面来看:
①阿勇正处于青少年期,该阶段主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是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②阿勇的年龄,本应该是子女的角色,但父母功能的部分缺失导致他需要担负起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角色,迫使他不得不过多地面对和处理家庭问题,致使身份认同出现混乱。
③家务活动的大量参与,导致阿勇无暇顾及学业,学习成绩不佳又造成挫折感与压力感。
④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使得阿勇觉得低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较大影响。
(2)从“环境”方面来看:
①由于家庭的客观原因,父母给予阿勇的支持较少,造成亲子间缺乏沟通。
②由于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在家务劳动上,阿勇用于建立同辈群体间人际关系的时间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其社会关系发展上的障碍。
③同学、老师以及学校方面不了解阿勇的家庭状况,未能给他提供支持和帮助。
2.针对案主阿勇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为:
(1)评估阿勇的家庭经济状况,整合社会资源,协助其改善家庭生活窘迫的现状。
(2)为阿勇的母亲提供就业辅导和就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协助她获得一份既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又有时间照顾家庭的工作。
(3)评估阿勇父亲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资源;联系阿勇所在社区康复中心,为阿勇父亲提供日常护理帮助,减轻阿勇的负担。
(4)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对阿勇提供心理辅导,舒缓他的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其正确看待家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并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技巧。
(5)为阿勇提供必要的学习辅导,帮助其改善成绩不佳的状况,提高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6)帮助阿勇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加强与朋辈群体及父母的有效沟通。
(7)走访阿勇的老师和学校,让老师及学校了解他的具体情况,给予其支持和帮助。
10[简答题]张某为四年级一男生,13岁,湖北人。张某自小跟奶奶在老家生活,父母在上海打工,张某于去年9月来到上海一所简易小学读书。学习成绩较差,与社会不良分子接触,并诱拐同班同学逃课,打游戏机,产生厌学情绪。学校考虑到其行为和影响,打算将其开除。班主任从责任心和爱心角度出发。将其转介给学校社工。
问题:1.对张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如何对张某进行治疗。
参考解析:
1.首先学校社工进行危机干预,与班主任、张某家长和校方达成一致,给张某一个机会,留校察看,若案主改过自新,校方将重新接纳案主。
(1)父母疏于管教:张某自小在老家生活,与父母关系生疏,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张某养成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习性。
(2)环境影响:学校附近有几家游戏机房,一些不良分子也经常在学校附近游荡,张某自控性弱,意志不坚,易受诱惑。
(3)学业差:张某学习基础差,其行为又受到学校惩罚,张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不想上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案例治疗:学校社工运用系统理论,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共同介入,全方位协助张某解决问题:
(1)在辅导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用个案工作的技巧对案主咨询,使案主得到心理支持和被关注感。
(2)运用行为治疗法与老师配合做好校内工作,在学业上降低对案主的要求,对张某在校进步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张某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张某对学习、学校的兴趣。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传输正确的管教子女方法,让张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从而转移案主对外界引诱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