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某社区“劳释”人员比较多,而每个“劳释”人员的情况又各不相同,社会工作者根据不同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下,他们中有的参加了社区的夜巡队,每天晚上在社区居委会值班,不定时地在社区里夜巡,社区每晚为其提供10元的补助;有的申请到了低保救助:有的优惠得到社区再就业摊区铺面,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再就业培训,在社区与其辖区单位共办的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等。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定期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国家低保和就业等相关政策学习以及环境卫生保护行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在节庆日时,社会工作者还坚持对他们进行慰问和关心.组织他们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问题:1.上述案例中涉及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案例进行简洁说明。
2.除了案例中提到的内容外,请继续举例说明社区社会工作的其他内容。
3.在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了哪些介入方法?
答题要点:
1.案例中涉及的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属于社区公共服务。包括:
(1)社区福利服务。社区福利服务的对象主要有: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青少年以及贫困者;便民利民服务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家务劳动以及文化生活的服务。案例中,“劳释”人员属于社区贫困者,他们回到社区,因为社会歧视、工作经验缺乏等各种原因而很难再找到工作。面对“劳释”人员,社会工作者按照国家的福利性政策为他们提供了福利性服务,主要集中在再就业服务方面。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在文化生活方面提供了服务。
(2)社区就业服务。社区就业包括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再就业培训、政策讲解与咨询为“劳释”人员提供了就业服务,解决了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社区治安。社区治安包括宣传教育、协助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开展治安工作。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组建社区夜巡队和夜间值班等方式,有效地协助社区搞好治安工作。
(4)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包括补偿式、控制式、发展式教育以及家庭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健康教育。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针对“劳释”人员的特殊情况,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社区公益劳动等,发挥了控制式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的功能。
2.除了案例中所提到的内容外,社区社会工作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便民利民,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主要包括社区疾病预防与康复工作、社区精神健康工作、社区环境卫生治理。
(2)流动人口服务。对他们的工作包括:一是协助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相关服务;二是流动人口劳动就业服务:三是流动儿童服务;四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
(3)社区志愿服务。包括:①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②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③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④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3.在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主要介入方法有:资源连接的方法,社会工作者抓住其社区内单位共办招聘会的机会,为本社区的部分“劳释”人员提供了就业的平台;推动居民参与的方法.社会工作者积极推动“劳释”人员参与到社区夜巡工作与志愿工作中,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问题,又增加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力建设的方法,例如再就业培训等。
第二题: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一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答题要点:
1.社会支持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小安康复需要来说。存在着如下的资源不足:
(1)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①家庭。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但是小安父母仍觉得压力很大,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
②亲友与邻里。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缺少个人应有的社会支持网络。
(2)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①社区康复照顾体系的不足。小安所在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不能为其提供治疗,导致了小安的精神病反复发作。
②专业服务机构的欠缺。社区中没有专业的康复机构,没有小安情绪疏导和资源连接的平台,缺少专业的支持。
③政府。这里没有体现政府的救助体系和照顾体系,也没有看到相关可以参考的政策。
④志愿者。邻里对精神病的认识和接纳有限,社区的志愿服务系统不发达,在这里也没有看到志愿服务对小安及其家人的支援。
2.在此案例中。小安及其家人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安的需要:
①包容理解和关爱的需要。应以平等、包容和友爱的态度对待小安,使小安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帮助,以及家人、邻里、社会的关爱。
②获得及时康复治疗的需要。家人和相关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小安的变化和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使之早日康复,不留后遗症。
③康复环境的需要。环境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应该给小安制造一个平静、无歧视、无压力的生活氛围。
④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精神病患者康复后,需要重返社会,需要及时就业,也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小安表达了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工作的需要。
⑤家庭生活需要。小安在精神病院住了1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温馨的家庭环境,因此小安想回家,需要回归家庭生活。
⑥接受教育的需要。小安在大学三年级时退学,没有完成学业。因此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学习更多知识,培养必要的技能。
⑦价值实现需要。小安的不自信部分源于自身价值没有实现,觉得自己对社会没有用处,因此,帮助小安实现自身价值也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
⑧恋爱婚姻需要。小安正值青年,并且已到适婚年龄,恋爱婚姻是他必不可少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小安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小安介绍给更多同龄青年,帮助他们交流。为恋爱婚姻做准备。
(2)小安父母的需要:
①心理教育。应该向小安父母提供正确的、专业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困难。
②家庭治疗。通过家庭治疗师的帮助,缓解小安父母的紧张情绪及其压力。
③家庭探访与家庭辅导。社会工作者应去探访小安的父母,通过面谈和给予适当帮肋.减轻小安家庭的压力。
④家庭支持和互助小组。家庭支持由不同的家属组成,共同分担照顾患者的责任。互助小组则是将有同等需要的家庭组织起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机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出院计划包括进一步治疗和康复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治疗时间、散步和锻炼身体时间等。为保证小安的病情彻底康复,特制订出院后为期一年的康复计划。
(1)日常计划。
主要以周为单位,合理安排出院后在社区和家庭中的每天的休息、康复、娱乐、学习和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康复训练计划。
针对日常工作安排,再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的目标、内容、训练频率、辅助单位及器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