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某长期受到丈夫的虐待。在与石某的交流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石某与丈夫结婚时双方感情融洽,互敬互爱。婚后丈夫想要一个男孩,石某生下的却是女孩,从此丈夫开始对石某不断打骂、虐待。石某也认为生不出男孩是自己无能,对丈夫逆来顺受。如果采用增能理论介入,社会工作者应该( )。
A.帮助石某认识不生男孩不是自己的错
B.帮助石某认识自己的权利
C.对石某进行家庭治疗
D.在社区中宣传男女平等
E.帮助石某加入女性维权互助小组
2.金晓结婚后一直和丈夫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金晓生了孩子后,婆婆就搬过来与他们一起生活,顺便照看孙女。时间久了,金晓与婆婆之间的矛盾慢慢增多,金晓不习惯婆婆的老旧思想,而婆婆也看不惯金晓的各种行为。因为孩子的饮食问题,婆媳终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婆婆一气之下搬回了自己的家中。从来没有单独带过孩子的金晓一下子乱了手脚,每天忙得连饭都不能按时吃。金晓的丈夫工作较忙,也无暇照顾她们母女,于是金晓找到社会工作者小凡帮忙,小凡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协助解决金晓的问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金晓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B.金晓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的问题
C.金晓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D.金晓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E.金晓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3.冯玉刚因为双腿残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待在家中情绪非常低落,觉得自己特别无能。社会工作者张迈了解这一情况后,对他做了心理辅导,帮助冯玉刚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联络社区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为其申办了商店的营业执照,并且享受免税优惠。通过张迈的帮助,冯玉刚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张迈在对冯玉刚进行帮助的过程中,扮演了( )等角色。
A.教育者
B.使能者
C.倡导者
D.联系人
E.治疗者
4.某组员对小组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与其他组员或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动,但又不无疑惑和焦虑,怀疑小组的能力和价值,担心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组员对自己的态度,对小组活动既投入又逃避。社会工作者面对上述组员的反应,可以如何处理?( )
A.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B.帮助小组组员澄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C.协助组员从中获得新的认知
D.制定小组规范
E.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5.社会工作者小周把成长小组前两次聚会的目的确定为帮助组员建立互相信任关系,他希望运用沟通和互动技巧介入。聚会时,小周一方面专注倾听组员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解组员所代表的信息和感受。当发现某位组员说个不停时,小周会以该组员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小结,并邀请沉默不语的组员发言。小周的介入焦点是( )。
A.评估个别组员的问题
B.制造机会让组员表达
C.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
D.制定小组规范
E.培养小组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