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的是( )。
A.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利益
B.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C.约束和鼓励并重
D.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是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之一,而非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2.老黄自前年老伴去世后,整日待在家中酗酒,不去上班,也不参加聚会,以致连正常的社会活动都无法参加。老黄这种行为依据( )可以被判定为异常行为。
A.行为适应性标准
B.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C.统计学标准
D.个体主观体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行为适应性标准,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行为产生偏差。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5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
A.感觉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出生到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4.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理论把儿童道德判断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 )。
A.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B.惩罚与服从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认可定向阶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不仅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且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2)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
5.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 )。
A.冲突潜在的精神
B.人与环境的冲突
C.环境之间的冲突
D.内在的精神冲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