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模拟试题 > 中级综合能力模拟试题

2024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第三章章节题: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来源:233网校 2024-01-15 10:13:18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通过对历年考试的试题分析,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理解和掌握需要层次理论、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类型、特点、各个年龄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基层工作者需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群众依法表达意见,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商,以人类需要的类型出发,参与城乡社区规划的协商过程所满足的居民需要是()

A .生理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生存性需要

D .发展性需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发展性需要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2.20岁的小敏被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但她拒绝配合治疗。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一次谈话中,小敏说:“我只是不吃饭,我没有神经性厌食症,医生都是胡说的,你看那些模特,都那么瘦,多健康时尚啊!”小敏的上述说法反映出她对自已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 。

A.统计学标准

B.行为适应性标准

C.个人主观体验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划分标准。(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3)行为适应性标准。(4)个人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是正常还是偏差的判当然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评定行为的标准。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划分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这些标准也会发生变化。题中小敏觉得自己没有患病,并且觉得瘦是健康时尚,这是个人主观体验。C正确。

3.小明是初一学生,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他比较胆小,学习中遇到困难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张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明父亲是一名客车司机,常年在外跑长途,对小明要求严苛,小明母亲包揽了小明的生活,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小明的家庭教养模式属于(  )。

A.民主型

B.支配型

C.娇纵型

D.冲突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题中父亲对小明要求严苛,母亲则包揽生活,无微不至,是支配型教养模式。

4.46岁的王女士原来是一家基金会的项目经理,两年前为了照顾5岁的小女儿辞职,最近她觉得丈夫对自己说话不尊重,婆婆看自己不顺眼,大儿子嫌自己唠叨,她变得越来越焦虑,常常失眠,动不动就发脾气,针对王女士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教授陪伴和管教儿童的相关技能

B .引导学习释放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C .帮助改善夫妻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D .协助消除婆媳的误解以缓解矛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她觉得丈夫对自己说话不尊重,婆婆看自己不顺眼,大儿子嫌自己唠叨,她变得越来越焦虑”,都是服务对象自身的主观认为,同时“越来越焦虑,常常失眠,动不动就发脾气”,体现出服务对象压力比较大。故B正确。

5.为改善安宁病房临终老人的情绪状态,社会工作者通过人生回顾、共话故事等方式开展个案服务。针对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上述服务,最能反映出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是(  )。

A.哀伤辅导

B.政策倡导

C.生命教育

D.遗嘱预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有:一是丧偶与哀伤辅导。指协助老年人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悲伤情绪,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二是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死亡;三是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故A正确。

6.某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于是,社区居民不得已开始自发在车上留下联络电话,并逐渐养成了按标准车距规范停车等行为。这体现了社区对居民行为的影响是(  )。

A.社区居民之间的停车行为具有共同特征

B.社区自身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

C.社区自身的社会规范约束居民的停车行为

D.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影响了停车行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题干中,该小区是存在停车难问题,社区居民自发留下联络电话并逐步形成规范停车行为,体现了社区自身的社会规范约束居民的停车行为,故C选项正确。

7.小山曾因交友不慎而吸毒,经社会工作者帮助成功戒毒,并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以同伴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预防复吸,戒除毒瘾”社区宣传活动中。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小山的需要属于(  )。

A.生存需要

B.关系需要

C.成长需要

D.中介需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小山以同伴志愿者的加入了社区组织的“预防复吸,戒除毒瘾”社区宣传活动,体现了小山的需要是关系的需要,故选B。

8.某校发生一起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的事件,给低年级学生乱起外号,钱物,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开始调查。此类学生的行为属于(    )

A.本能行为

B.利己行为

C.偏差行为

D.犯罪行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的类型。从起源看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以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可将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因为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是相对的,因此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区分也具有相对性。BD不属于类型范围,排除。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A错误。

9、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更大一些

B .人类行为的改变必须要从人类本身入手

C .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D .群体行为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参照标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是复杂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资源的丰饶程度及分配规则引导和规范了人的行为。在这种意义上环境塑造了人,环境也决定了人的行为,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要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认识他所处的环境及其性质,要改变人的行为也要从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入手。(B错误)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参照标准。参照群体不是社会成员生活于其中的群体, 而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参照群体是人们进行比较和评价的标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际上,能够起到参照作用的不只是社会群体,还包括阶级、阶层、社会集团以及其他个体。(CD错误)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A正确)

真题推荐

社会工作者考试历年真题在线测试

讲解版2015-2023年社工考试真题解读>>

2024年社工好课推荐233网校社会工作者高端班,性价比之选,有效期2年+免费重学1次。>>点此去了解2024年社会工作者课程>>

相关阅读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