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整体的难度相对偏大,需要对各个理论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考试出题的形式也比较灵活,注重结合案例情境的考查。
1.赵先生从小被父亲严厉管教,父子关系疏离。最近父亲突发脑梗,需要他照顾。赵先生想到要和父亲相处,就感到异常紧张,担心自己照顾不周被父亲责骂,向社会工作者老金求助。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老金在与赵先生建立良好关系时需特别注意( )。
A.让赵先生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B.与赵先生形成指导性的关系
C.激发赵先生个人的内在价值
D.与赵先生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2.残障人士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根据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划分,残障人士所面对的宏观环境是指( )。
A.传统观念中对残障人士的看法
B.服务残障人士的社会工作机构
C.家庭住房内部无障碍设施状况
D.在社交网络结识的其他残障人士
微观环境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于其中,可以直接与其互动,并对个人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和物质环境,CD属于微观层面。
中观环境是指居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的,一般包括志愿组正式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工作场所、工会等组织,B属于中观层面。
宏观环境是指个人生长于其中的整个文化系统,诸如语言、住宅、科技、习俗、法律规章制度等,A符合。
3.初中生小美的父母离异,父亲因诈骗入狱,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美经常听到周围邻居议论自己家的事情,她也因此感到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很自卑。小美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与同学关系疏远,总是独来独往。班主任老师观察到小美的情况,将其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根据增能理论,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最能体现个人层面增能的是( )。
A.消除邻里对小美一家人的偏见
B.提升小美应对其他人歧视的能力
C.为小美一家争取社区系统支持
D.邀请小美参加社区儿童支持小组
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3个层次上:一是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二是人际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三是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题目问的是个人层面增能,故选B。AC属于环境层次,D属于人际层次。
4、社会工作者小袁负责某精准救助项目的实施工作,在与同事分析低保家庭情况时,发现一些服务对象除了有经济困难外,还存在强烈的无力感,根据增强权能理论,小袁适宜提供的服务有()
A .鼓励服务对象老沈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协助他融入社区生活
B .给服务对象小杜介绍对象,希望他早日成家摆脱单身生活
C .给服务对象小军进行面谈,对他的个人不足进行分析与评估
D .链接社区外资源,为服务对象小芳提供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
E .让居民骨干陪伴服务对象老刘旁听社区公共事务议事协商会
5.大学四年级的小张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身边的同学有的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的考取了公务员,他觉得压力很大,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社会工作者根据存在主义理论为小张提供服务,其恰当的做法是( )
A.教导小张练习减缓压力和稳定情绪的方法
B.帮助小张链接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资源
C.协助小张认识到找工作是否顺利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D.引导小张认识到应对压力过程对人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6、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摸排困境儿童家庭情况时,了解到35岁的汪先生失去了工作,妻子离家出走,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家庭生活困难,两个孩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小刘通过走访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们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疏远,为此,小刘决定根据生态系统为汪先生整合外部资源,其最适宜的做法是()。
A .着眼于汪先生个人,开展家庭亲职教育,建立健康的养育观念
B .引导两个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文化课的成绩
C .帮助汪先生了解就业救助政策,提供街道免费再就业培训信息
D .协助两个孩子学习并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7.小彬找工作时总是在面试环节被淘汰,以致于他对面试产生了心理阴影,一进入面试场地就身体僵硬,手足无措。为此,小彬向社会工作者大洪求助。为了帮助小彬缓解在真实面试场景中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大洪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中的逆向操作方法介入,其适宜的做法是( )。
A.在实施逆向操作前征得大彬同意
B.给大彬布置逆向操作的家庭作业
C.逆向操作时让大彬独自体验面试情境
D.让大彬在逆向操作中形成正向的经验
8.服务对象陈先生因工受伤致肢体残疾,失去工作。社会工作者上门走访时了解到,陈先生的大儿子16岁,辍学后靠打零工生活;小儿子6岁,还未上学;妻子外出不归,两个孩子无人照顾,衣着脏乱,家中无人收拾,杂物堆积。陈先生残疾后深感自卑,不愿与亲友邻居来往,也不想接受政府救助。下列社会工作者对陈先生问题的分析,符合系统理论的有( )。
A.陈先生因身体残疾减少了与亲友和邻居的交往,与非正式系统的关系疏离
B.陈先生很少与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接触,未能从正式系统获得有效的支持
C.陈先生妻子离家、大儿子辍学、小儿子无人照顾,家庭呈整体性结构失能
D.陈先生的自我评价低,认知系统失调,是他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的根本原因
E.陈先生对外部支持系统认识不足,导致长期的无力感,形成消极应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