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玲出生后,因为父母工作忙,把她送到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一直希望有个孙子,就把卫玲当男孩养。8岁时,卫玲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开始没有在意,但在卫玲13岁进入初中后,母亲发现了问题,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母女间常为此出现冲突。学校里的同学也对卫玲不一样的装束和行为表示不理解,有时甚至取笑她。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
A.加强自我同一性
B.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改变人际间的冲突
D.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3.小明今年16岁,已辍学多年。小强的父母靠给人打临工赚钱,家里比较贫困,也没有社会保障。因为家庭经济窘迫,小明没有读完初中就去打工赚钱了。由于他年龄小,在工作中,工友往往会欺负他,包工头也常常克扣他的工资。这些经历使得小明人际沟通不太理想,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工作缺乏积极性。他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负面的自我评价,使他变得退缩,没有勇气接触外面的世界。为了帮助小明,社会工作者为小明以及其他有相似背景的青少年设计了一套生活辅导计划。以下内容中,( )属于该计划初期的介入策略。
A.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创造就业机会
B.进行历奇辅导,发掘内在潜力,提升生活动力
C.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联系就业单位
D.协助重返校园,接受正规的教育,增强竞争力
4. 张老伯是老年社会工作者小马的服务对象,张老伯的老伴前段时间刚刚去世,他情绪非常低落,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会隔三岔五地喊小马去家里陪他说话、喝酒解闷,张老伯在与小马会谈时常常唉声叹气,表现出郁闷、失落的样子。小马觉得张老伯很像自己的爷爷,有时与张老伯谈话就像跟自己的爷爷谈话一样,甚至对张老伯产生一种厌恶,小马的这种表现是一种( )。
A.情绪低落
B.移情
C.反移情
D.自我意识
5.社会工作者用于评估与老人自杀有关的风险因素的线索,不包括( )
A.直接的线索
B.间接的线索
C.行为上的线索
D.表情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