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解“漂族爸妈”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内的“漂族”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家政服务的要求最大,根据布赖德肖对社区需要的分类,“漂族”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要属于( )。
A.安全需要
B.规范性需要
C.归属需要
D.感觉性需要
2.社会工作者小梅的服务对象李娟夫妇向她反映了自己儿子的近况,希望得到帮助。情况是这样的:他们的儿子涛涛今年12岁,于一年前跟随他们从长沙来到北京,由于平时夫妻俩工作十分繁忙,无暇教育和照顾儿子,而且由于普通话不标准,涛涛来到北京上学后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不佳,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们家的附近,网吧和酒吧都不少,涛涛成了那里的常客。李娟夫妇对此感到很头疼但又手足无措,于是前来求助。小梅在分析涛涛的问题时,最需要关注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朋辈群体
B.社区文化
C.家庭环境
D.大众传媒
3.( )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倾向。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人本治疗模式
C.行为治疗模式
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4.明明与小伙伴经常打架。儿童社会工作者与明明进行了两次会谈,并通过学校、老师了解了明明的家庭背景和学业成绩,但仍未完全搞清楚明明的问题。此时社会工作者不宜运用( )的方法,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
A.会谈
B.自我陈述
C.观察
D.直接对答
5.社会工作者毛毛拟为某监狱的服刑人员开展一个小组,帮助矫正他们的越轨行为。毛毛最宜选择的小组类型是( )。
A.互助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6.某社会工作者将几个单亲妈妈组织在一起而开展小组活动,反映了小组工作的( )特点。
A.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B.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C.注重团体的动力
D.创造相互帮助的学习机会
7.小组活动开始后,组员间有下面一段对话:成员甲:“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婚姻生活都不太幸福……”成员乙:“你丈夫有了‘第三者’?”成员甲:“不是。”成员乙:“那是你的问题,你已不再爱他?”成员甲:“不是……”成员乙:“那……我猜……”在此情景中,社会工作者最适合运用的技巧是( )。
A.中立
B.面质
C.限制
D.沉默
8.社区工作者小陈想做一项社区居民需求调查,他在向居民王大妈介绍完服务机构和地理位置以及身份之后,王大妈对小陈的身份还是怀疑。下列小陈的做法中,较为适当的是( )。
A.找机构领导证明
B.共同去社区
C.记下王大妈的地址,下次再调查
D.出示工作证
9.社会工作者准备采用地区发展模式在某“城中村”开展服务。根据该模式的特点,下列社区问题中,最宜作为开展服务介入点的是( )。
A.部分租房户对租金上涨过快不满
B.没有大型连锁超市
C.个别无人居住的房屋破旧不堪
D.污水垃圾乱泼乱倒现象严重
10.社会工作者李勇刚参加社区的社会工作,最近他经常访问社区居民、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参与社区内的重要会议和活动,这些都是他了解社区内( )的重要渠道。
A.资源
B.权力结构
C.人口状况
D.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