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晨老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教材精讲班课程,本节视频讲解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二章部分。免费试听精讲班课程>>
老师简介:刘晓晨人民大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先后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国际计划、中国人口基金会、壹基金等政府部门及国际、国内大型社会组织。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十余年。发表在《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中国妇女报》等报刊、杂志文章三十余篇。参与编写《残障社会工作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高频考点详解 》。现为北京音画梦想社工事务所名誉理事、北京德容社工事务所督导 、北京汇爱社工事务所督导。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12讲 概述 、 精神分析理论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2019版大纲要求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认知行为理论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五、增强权能理论
六、社会支持理论
七、优势视角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的第四章,是承上启下的节点章节,在本章前,介绍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价值观以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在本章之后,介绍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直接方法,两大间接方法。因此,本章的位置显得比较重要。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增能理论等。社会工作理论一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涉及到的概念多,专业性强,对于部分考生来讲,是比较难懂的章节,但是从考情的状况来看,本章的分值比重一直不高,近几年,稳定在7分左右,一般情况下,单选5道,多选1道。而且基本上是每种理论考1道,这一点亦是考试规律之一。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
一、什么是理论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略)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精神分析取向
(一)意识层次理论
1.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即为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前意识不能即刻回想,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
2.方法是通过解释梦与自由联想,在人无意识的表达中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
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也就是生理的我,原始的我。
自我
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
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观点:当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和谐状态时候,人格没有问题,反之则会出现问题。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四)性心理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否认:拒绝相信或感知现实状况
替代:将感受与行为转换到另一个替代对象
认同:有意识或部分有意识地接受另一个人的特质,以降低自我贬抑的感受。
投射: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质归诸他人。
合理化:为自己无法接受的行为寻找表面但合理的解释以维持
反作用: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如以爱代替恨。
退化:采用前一阶段的行为
压抑:将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冲动和想法放入潜意识中
升华 :一种非常且非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如将性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释放方式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运用的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
(3)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服务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应用
1.治疗情境
在治疗开始时,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和个别性,社会工作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服务对象。
2.治疗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健将痛苦经验讲述出来。“同理”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重要技巧。
3.治疗性对话
治疗性对话包括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过程。
(1)自由联想。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说出心中最原始的想法或感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些未经理性思维过滤的闪念是潜意识的反映。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这些闪念能够发现服务对象潜意识的内容,找出其中造成服务对象题的部分,帮助服务对象修正这些造成问题的潜意识,最终解决问题。
(2)治疗性倾听。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倾听”,尝试将自己置身于服务对象的情境中,了解其想法与感受。社会工作者通过“广泛注意”和“同理倾听”逐渐建立起服务对象内心世界的“工作模型”
(3)诠释过程。包括4个技巧:一是面质,指出服务对象不自觉并且重复的特定行为或话语,引发服务对象思考其背后的含义。二是澄清,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其经验的细内涵,主要涉及挖掘出过去对现在的心理现象的影响。面质与澄清有助于服务对象对其经验有更多认识,但是不能呈现潜意识的意义。三是诠释,涉及潜意识内涵的呈现与说明,如愿望、情感与防卫机制。诠释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服务对象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四是整合,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经验的整体认识。
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A.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几乎没有影响
B.本我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逐渐发展成长
C.防卫机制是超我为了清除不愉快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
D.人的欲望在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满足
233网校答案:D
233网校解析:本题可以考虑排除法 ,D选项符合表述 。
王女士今年69岁,最近因女儿为了工作经常去外地出差,她感到孤独、心烦、忧郁、睡不好觉。于是女儿寻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谈中发现王女士从小因母亲去世、父亲再娶而失去关爱;在39岁时生第二个女儿,丈夫常不在家,她也曾出现过心烦、睡眠差,胸部烧灼感,血压升高的现象。
但是,王女士自己并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多谈那段经历,只是强调身体不舒服等。根据王女士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判断王女士幼年时的经历是造成她这种状况的一个深层的原因,因此决定依据( )对其进行治疗。
A.认知行为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增能理论
D.系统生态理论
233网校答案:B
233网校解析:关键信息:幼年经历、自我防御机制。
服务对象小马患有社交恐惧症,如果社会工作者小张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开展服务,他可以( )。
A.改变小马对社交的错误认知
B.为小马提供脱敏训练
C.分析小马的社会支持系统
D.分析小马儿童期的经历
233网校答案:D
233网校解析:精神分析论关注服务对象的早期经历,特别是创伤性经历。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以自由联想为基本方法
B.鼓励服务对象增强自己的权能
C.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D.持续评估服务对象的环境变化
233网校答案:A
233网校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分析理论在实务中的原则。精神分析社会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契约;治疗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精神分析疗法采取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在治疗过程中要倾听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支持与接纳。
——本内容来自233网校助理社会工作师刘晓晨老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教材精讲班课程讲义,版权归233网校,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233网校App听课更方便
每日为您生成听课时长报告,每日学习时间排名,同时还可享用在线电子讲义,离线听课,音频听课,语速调节等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