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据菜市C区教育部门调查显示,尽管该区青少年卫生习惯总体良好,但仍有众多青少年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仍需要社会的大力引导。同时,毒品、艾滋病、网络成瘾等现象也日益侵害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系统的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正是基于此,该区某社区决定举办社区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
请你根据此社区活动主题,进行社区服务方案的策划。
2、根据材料,回答题。
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父亲:50岁,公务员
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
小明父母因儿子的问题前来求助。
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
小明的父亲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全部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送他上各种补习班,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小明一直做得很好,小学时曾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过奖,但进入初二后成绩却一落千丈。
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的第一次面谈中,小明母亲提到她有几个不明白:一是儿子很聪明,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聪明,但他的成绩现在却是全班最差的;二是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她却越来越恶语相加,有时干脆一连几天不理她,她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小明的父亲则与小明母亲有同样的困惑。看到儿子对母亲那样,他很想管,但儿子根本不听他的,常常回嘴说:“小时候你都没管过我,现在凭什么管我?”有时实在看不过,想打儿子,但身高一米七的儿子却和他对打。更糟糕的是他每次一管儿子,妻子就护着,反过来责怪他,关于儿子的问题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夫妻间的冲突。
第二次面谈中,小明提到他觉得除了玩游戏,做什么都没意义。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母亲帮他决定,上补习班无论怎么不喜欢都得上;学习成绩一旦下降,母亲就给脸色;升初中时非要他考母亲希望他上的那个学校,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长这么大他好像从没给自己做过主。他认为学习就是为父母学的,而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的面子。他说现在不想这样了,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在上述两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奇怪。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的。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小明母亲一看到这样就会越说越伤心,诉苦最终变成哭诉。
社会工作者决定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小明家庭提供服务。
请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对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
3、根据材料,回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辅导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辅导服务时,发现不少社会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
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
每节活动主题:
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
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
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
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
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
第六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
分别对上述小组服务方案中的目标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以及理论基础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作出简要评价。
4、根据材料,回答题。
大学生小李,22岁,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植皮手术。听说要植皮后,小李情绪波动很大,吃不下,睡不着,认为万一手术不成功以后不知如何见人了。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他的手术和康复都不利,要求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
小李的困境有哪些?
5、根据材料,回答题。
某小区冬天供暖不足,有些家庭中的温度达不到10度。社区中很多家庭的老人和孩子都感冒了。很多居民询问物业供暖不足的原因,物业答复是小区刚建好,入住率不高,所以没有收到足够的暖气费,再加上煤价又涨高了,今年就只能这样了。居民们议论纷纷,最后居民派代表和物业协商,也没有结果。居民们忍无可忍,最后结群把物业公司给包围了,一定要讨个说法。
在上述案例中,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6、根据材料,回答题。
秀英,50多岁,机关干部,丈夫在一家公司工作,收入较高,夫妇俩平时就感情不和,现在丈夫早出晚归,常在外“拈花惹草”,对家中的事不管不问,只把工资交给妻子,家里大小事情都由秀英料理。
秀英夫妇有两个孩子,儿子3.0岁,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与奶奶关系亲密,至今没有固定工作,常闲待在家,秀英看他不顺眼,两人口角不断。女儿在秀英身边长大,母女关系十分亲密,可女儿只谈朋友不结婚,也给秀英增添了许多烦恼。
秀英的丈夫在其父亲去世后,将没有收入、身体有病的母亲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这给秀英增加了负担,秀英内心十分不满,婆媳之间摩擦不断,婆婆和儿子站在一起抗衡秀英,女儿则站在秀英一边。秀英的丈夫为了避免与秀英冲突,逃离家庭矛盾,始终保持“中立”角色,两个孩子与父亲的感情也十分冷淡。
这个家庭每天都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秀英觉得家里人在躲避她,也担心丈夫有一天抛弃她,脾气越来越暴躁。秀英感到孤独无助,也无法向亲友诉说苦恼,所以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求助。
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说明本案例中导致家庭问题的家庭结构状况(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7、根据材料,回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着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8、根据材料,回答题。
雅琴,50多岁,机关干部,丈夫在一家公司工作,收入较高,夫妇俩平时就感情不和,现在丈夫早出晚归,常在外“拈花惹草”,对家中的事不管不问,只把工资交给妻子,家里大小事情都由雅琴料理。
雅琴夫妇有两个孩子,儿子30岁,他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与奶奶关系亲密,至今没有固定工作,常闲待在家,雅琴看他不顺眼,两人口角不断。女儿在雅琴身边长大,母女关系十分亲密,可女儿只谈朋友不结婚,也给雅琴增添了许多烦恼。
雅琴的丈夫在其父亲去世后,将没有收入、身体有病的母亲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这给雅琴增加了负担,雅琴内心十分不满,婆媳之间摩擦不断,婆婆和儿子站在一起抗衡雅琴,女儿则站在雅琴一边。雅琴的丈夫为了避免与雅琴冲突,逃离家庭矛盾,始终保持“中立”角色,两个孩子与父亲的感情也十分冷淡。
这个家庭每天都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雅琴觉得家里人在躲避她,也担心丈夫有一天抛弃她,脾气越来越暴躁。雅琴感到很孤独无助,也无法向亲友诉说苦恼,所以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求助。
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说明本案例中导致家庭问题的家庭结构状况(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9、陈某,女,某高校历史专业二年级学生。高中的时候成绩优秀,由于高考发挥失常,所以只能到一所普通高校就读。陈某在大一阶段,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在全班的成绩排名中名列第二。在大二开学初,全班总排名第一名的那位同学由于符合转专业的条件,离开了班级。自那名同学离开后,陈某开始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后来逐渐演变为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一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的时候,陈某的这些症状就会加剧。老师在课上组织平时小测时,陈某拿笔的手竟然会不停地哆嗦。
陈某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找到学校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热情地接待了她,她和社会工作者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在高考前那一段我也曾经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但是比这个症状要轻很多,后来吃了医生开的药,感觉就好些了,就去参加高考,结果还是考砸了。开学那阵,说实话,我想过自杀,可是一想到父母对我期望那么高,如果我就这样死了,父母会多伤心呢!所以我重新振作,想好好学习,能让父母欣慰。大一的总成绩我感觉比较满意吧,因为我确实付出很多,别的同学玩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不能分散精力。大二一开学,我的精神就很紧张,因为我发现很多同学也都开始上自习,知道学习了。自从那位排名第一的同学转专业之后,我就成了班级排名第一了,我想自己一定要保持住这个位置,一直到大四,然后再以优异的成绩考研究生。我给自己是这样规划的。我认真地学习每门课程,并且牺牲了所有玩的时间。我也不是不想去逛街、看电影,只是因为我只要一玩,就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我觉得别人在这个时间肯定在学习,我如果不学习就落后了。我晚上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成了班级倒数第一。我知道自己一直很紧张,可是我不能控制自己,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针对陈某的问题,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一份介入方案。
10、根据材料,回答题。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