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小美,女,24岁,中专毕业,已婚,2010年7月诞下一子,目前待业在家。小美的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因文化程度不高,身体状况不佳(动过手术,切除了一个肾脏,并因高血压导致小中风),所以至今无业,无固定收入。而小美的父亲患有听力障碍(耳聋,须辅助助听器),虽有份较固定的工作,但是收入却不高。还有小美的丈夫自从去年退役后(因系外地户籍,加上学历低以及缺乏技能等原因),一直待业在家。小美曾在中专学习办公自动化的专业,毕业后考上了大专,由于家庭的经济问题,她只读了一年便退学了。小美一直想早日为家里分担压力,所以退学之后,她尝试做过不少工作,曾经做过手机促销员,公司流程操作员以及投资顾问等,但收入都不高,只够自己开销的。后因结婚生子回家,一直待业至今。最近,小美与丈夫经常吵架,夫妻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加上宝宝的出生,经济的压力等因素,从而导致小美情绪低落,并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了焦虑和消极的情绪。社区干部发现了这种情况,介绍社会工作者小王对小美一家进行服务。
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者对小美这一案例,如何开展工作?
2、根据材料,回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社区。前些日子,得知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往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获刑,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交往中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包括看不惯邻居的霸道,恼火母亲的唠叨,抱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的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的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及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大勇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量设定一些测量愤怒的指标,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要求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发生的原因、当时的情境、自己的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依据。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
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3、根据材料,回答题。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现在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她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4、案例:
邵勇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士兵。家人也都很支持他,希望他能在军队中好好表现,争取考军校的机会。在一次运输物资的任务中,邵勇乘坐的汽车由于下雪路面结冰而发生侧翻,他也在事故中严重受伤,导致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退役后,邵勇被移交至政府安置,由国家集中供养。但是入院以来,家人由于生活困难,从来没有到医院看望过邵勇,也再没有联系。年轻的邵勇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感觉毫无希望,开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并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问题:
1.根据邵勇的情况,评估其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简要介绍危机干预模式及其主要的服务阶段。
5、案例: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哪些?
(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纳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
d.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6、案例:
淑华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淑华施虐,甚至毒打。淑华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女儿,正因为淑华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
淑华经常和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她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劝她忍气吞声。淑华曾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有段时间,淑华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淑华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在优势视角看来,淑华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3.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淑华问题的简要策略。
7、
案例:
刘某,男,68岁,和老伴住,主要靠平时做些小买卖和低保金来维持生活,有--JL-碱家。一天,在刘某开车载老伴儿去超市购物的途中,意外遭遇一场交通事故,老伴儿当场死亡,刘某大腿骨折,多处擦伤。老伴儿的去世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这使得本已患有糖尿病的他更加消瘦,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问里不与外人交流,且时常自言自语“如果我不带着她去超市,就不会遭遇车祸,她也就不会死,还不如自己也死了算了”。儿子非常担心父亲,和妻子多次商量后将父亲接来与自己同住。
刘某之前与儿媳有矛盾,同住后矛盾更加严重,因此儿媳在对其照顾上也不够用心,甚至出现打骂的现象,儿子夹在中间很为难,家庭成员每天都是在吵闹声中生活,这严重影响了正在准备中考的贝贝(孙子),贝贝近来成绩很不稳定。刘某一直向邻居李某(一名刚退休女职工,中年丧偶,无儿无女)抱怨自己儿媳对自己如何不好,并倾诉其因老伴儿去世所产生的愧疚与焦虑,李某也时常安慰刘某。久而久之,刘李二人在一起生活。于是刘某便向儿子、儿媳表明了自己想重组家庭的想法,想找个人来照顾自己,自己现在存的钱加上李某的退休工资足够二人养老,并保证不会麻烦他们,但却遭到了儿子、儿媳的强烈反对,接下来的日子家里的争吵更加频繁,儿子很是无奈。经人介绍刘某来到了所在社区的“守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接待他的是社会工作者李颖。
问题:
1.请结合以上案例界定刘某的需要。
2.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请结合案例指出与刘某案例有关的四大系统。
8、案例:
某社区青少年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发现,该社区里有不少青少年以抽烟、喝酒、说脏话为时尚,行为也“匪里匪气”。因此,社会工作者以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观察学习历程的步骤顺序,组织了“什么是时尚”的主题活动,改善青少年对时尚的认识。
青少年“什么是时尚”主题活动大纲
问题:
1.依据班杜拉(Albert Bandura)观察学习历程的要求,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该主题活动顺序中存在的错误,并用上表中与小组活动内容相对应的英文字母代码,重新排列小组活动节次的正确顺序。
2.结合案例说明上述主题活动主要采用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哪些治疗技术。
9、
案例:
李丽住在北京的老城区,从小身患残疾,据她讲父母将她扔给保姆后基本不闻不问,后来几乎与父母没有什么来往,李丽在讲到自己原生家庭时眼神充满怨恨,听邻居说父母曾来找过她,但她拒绝见面。在与保姆相依为命中进入了婚嫁年龄,由于身体残疾、没有学历和技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29岁时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一个农民。丈夫进城后干零工,生活很窘迫,拿低保,但能经常得到社区帮助。李丽与邻居的关系很好,大杂院里邻居亲如一家,彼此照应。李丽夫妇有一个儿子,她全部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很孝顺,“母亲节儿子给我的礼物是帮我洗一大盆衣服!”李丽自豪的和社会工作者说。李丽求助社会工作者是因为她发觉儿子有秘密了,放学不按时回家,好像在谈恋爱,她每天都摇着轮椅堵到学校门口接儿子,儿子很生气,已经有几天不和妈妈说话了,李丽希望社会工作者劝劝儿子不要和那个女孩来往,另外希望帮助儿子补习英语,因为她没有钱送儿子去英语班。
问题:
请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视角对服务对象李丽的个人及环境系统、问题与需要进行评估。
10、根据材料,回答题。
阿红是外来媳,因为和本村人结婚来到该村。阿红是经人介绍和丈夫认识并结合的,由于两人在婚前有一定感情基础,所以婚后和丈夫感情还不错。婚后两年,阿红生下一个女孩,对此,丈夫和婆婆都很不满意,他们还想让阿红再生一个男孩。阿红因为生孩子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原本不错的身体变得很差。阿红也想为丈夫再生一个男孩,可是女儿都五岁了,她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阿红的身体不能再要孩子了。从医院回来以后,丈夫和婆婆对她的态度越加恶劣,婆婆甚至在一次争吵中说不能生孩子就离婚。阿红很绝望,不知该怎样做。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