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师>中级工作实务

20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工作实务每日一练(7月4日)

来源:233网校 2015年7月4日
导读:
在线测试本批《每日一练》试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保留做题记录 >> 在线做题
简答题
1、 (2012年真题)
某基金会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手术资金的支持,并指定医院实施手术。在患儿住院期间,大多数家长对患儿手术后的康复以及以后的升学、就业心存忧虑,心理压力很大。
针对上述情况,该医院社会工作部安排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拟定一份“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的活动方案,以协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压力。
“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第三次活动方案的初稿如下:

目标

具体内容和过程

 

 

帮助患儿家长学习和掌握
自我减压的方法与技巧

 

①暖身活动
②对上次小组活动内容进行回顾
③小组成员两两分组,讨论压力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观看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知识的录像片,传授家长护理患
儿的知识
⑤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在家庭中照顾患儿的场景,告知照顾患儿需
要夫妻协同合作、共同完成
⑥回顾本次小组活动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问题:
1.根据该次活动的目标,指出该方案具体内容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2.完善“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第三次活动方案。

2、A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落户于我国西部的大企业,主要有三大合作伙伴,其中主要是国际某笔记本电脑的中国生产商,有员工3万多人。2014年6月,双方合作合同到期,但由于双方在合作条件上存在分歧而迟迟未能续签,30%员工面临着被裁员的状态,A企业主要通过赔偿或者另外安排工作进行裁员。其中,大部分人员接纳了企业安置的建议,并得到妥善解决。但仍有小部分人员不愿意接受被裁员安置,出现了小规模短时间的集聚事件。针对不愿意被裁的人员,A企业采取的措施是将他们挪到另外一个车间,相对原来的工作,新车间较为辛苦,加班也比较少,所以薪水也较低;对于既不接受安置,也不愿意接受新工种的员工,按劳动法给予合理的赔偿,但这部分员工主要是男性,他们不接受企业的安置或赔偿的原因,因为无论新工种还是赔偿,都觉得钱少;企业合同续签的问题,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但现在高层一分钱也不少,自己辛苦工作几年,却被踢皮球,自己的利益无端被牺牲,觉得被裁员,感觉犯了错,面子上过不去;过去为了找到这份工作,面试、学技术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家人、孩子也在这里,被裁员后也不知道到哪去居住。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公司的任何安排,情绪比较激动,集体围堵总经理办公室,甚至到所在街道进行围堵,要求讨个说法。
问题:1.请你分析被裁员的员工有哪些困难?
2.结合案例,请你分析本案例反映的是企业社会工作哪个方面的内容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3、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父亲:50岁,公务员
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
小明父母因儿子的问题前来求助。
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
小明的父亲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全部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送他上各种补习班,要求每次考试不得低于95分,小明一直做得很好,小学时曾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过奖,但进入初二后成绩却一落千丈。
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的第一次面谈中,小明母亲提到她有几个不明白:一是儿子很聪明,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聪明,但他的成绩现在是全班最差的;二是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但儿子对她却越来越恶语相加,有时干脆一连几天不理她,她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小明的父亲则与小明母亲有同样的困惑。看到儿子对母亲那样,他很想管,但儿子根本不听他的,常常回嘴说:“小时候你都没管过我,现在凭什么管我?”有时实在看不过,想打儿子,但身高一米七的儿子却和他对打。更糟糕的是他每次一管儿子,妻子就护着,反过来责怪他,关于儿子的问题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夫妻间的冲突。
第二次面谈中,小明提到他觉得除了玩游戏,做什么都没意义。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母亲帮他决定,上补习班无论怎么不喜欢都得上;学习成绩一旦下降,母亲就给脸色;升初中时非要他考母亲希望他上的那个学校,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长这么大,他好像从没给自己做过主。他认为学习就是为父母学的,而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的面子。他说现在不想这样了,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在上述两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奇怪。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的。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小明母亲一看到这样就会越说越伤心,诉苦最终变成哭诉。
社会工作者决定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小明家庭提供服务。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案例提供的资料,对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
2.简述“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定义。
3.根据预估,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确定治疗的目的和目标。


4、晓东(化名),男,8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活在贵州某小山村。父母为了使晓东能够上学,在晓东3岁的时候一起外出到广东打工。因为回家的路费非常昂贵,至今未回家一次,留下晓东和爷爷奶奶生活。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像晓东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个小山村已经有10余个像晓东这样的儿童了。
问题:请针对这类型儿童的需求情况,制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5、 王仁,男,1983年6月出生,技校毕业,赋闲在家,非常渴望找到工作,但由于其智力水平有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一旦有了就业机会也经常因面试时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他平时很少出门与朋友来往,社交圈比较狭小,除了偶尔在家看球赛、打游戏机之外并无太多兴趣爱好。王仁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勤恳踏实,但碰到困难就会失去耐心与信心;有时脾气倔强、态度固执,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
问题: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2.试析上述案例中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


6、(方案设计题)
    A企业对停薪离职、内退等四类人员进行一次性买断,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由于这次并轨工作涉及多方的利益,并轨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难度很大,特别是有些并轨人员的情绪激动,厂方和并轨人员多次就后续问题争论。A企业综合管理部共有员工近30人,负责整个企业的劳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以及老干部管理,在这次并轨过程中,负责并轨人员的买断金发放、养老保障的办理等工作,每天和情绪激动的并轨人员直接面对。    这段时间里,综合管理部门的员工感觉到空前的压力:一方面,要完成企业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面对并轨人员,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有委屈也要承受,同时,常规工作以及家庭孩子的压力仍然存在。通过工作人员在企业的观察,该部门有员工由于压力过大在情绪上已有明显表现,工作中也出现消极怠工、烦躁、争吵等,与并轨人员的沟通也出现紧张的状态。
    问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为其拟订一份服务计划。  

7、(案例分析题)
    方明和方华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7岁,方华15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家童装厂(集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尿病、心脏病,后从1984年开始在家吃劳保,每月劳保金74元;后来,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每月356元),直至2003年4月15日在医院过世。母亲在13年前就失踪了,外婆年事已高,无法照顾兄妹俩。社区居委会为兄妹俩办了低保,安装了水电,学校免兄妹俩的学费。但是兄妹两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很弱,家里物品堆放凌乱,散发出阵阵霉味;每个月的低保金不过月半就已花完,靠着邻里的接济过日子;哥哥喜欢上网,经常在网吧流连。两人没有朋友,经常不上学。父亲有一生前好友陈爹爹偶尔会回来看望兄妹俩。
问题:
1.结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要点,请绘制方华的生态系统图。    
2.分析方华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结合优势视角理论,提出方华的介入服务过程。    


8、案例:
你是一名在军休所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近日你所在的军休所新人所了几名退休老干部,经过观察你发现他们对军休所的新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所以你决定以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开展服务。
问题:
1.你认为新人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选取某一节小组活动,呈现此次的小组活动计划书。

9、案例:
张亮,男,15岁,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从小就不在身边,一直由乡下年迈的
奶奶照顾长大。张亮出生可是张家的一大喜事,乐坏了爷爷奶奶,全村人都来道喜,张亮是在全村人的夸赞中长大的。张亮很小就知道孝顺奶奶,放学后经常帮奶奶做家务。张亮个子长得高出同龄孩子,篮球打得比较好,在村里是孩子王,在学校还是班干部。去年奶奶离世后他被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张亮的爸爸做装修,有自己的公司,生意还不错,妈妈在一所大学的食堂打工。张亮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厚,父母也曾尝试着关心他,来补偿对孩子多年的情感缺失,但张亮并不愿意理会。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课程跟不上,也感到很不适应,周围的同学经常因为他的口音取笑他,久而久之他就不愿再和同学交流,一个人独来独往,张亮常常感到很孤独,很想念和奶奶一起在乡下的愉快时光。
后来,张亮结识了一群不良少年,开始跟他们混在一起,经常逃课去网吧玩游戏,向父母无节制地要零用钱。对此,他母亲十分焦急和担心,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梅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请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生态系统。
2.结合案例,请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需要。
3.结合案例,请以优势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张亮的资源与优势。


10、某小区是去年由于7个村拆迁安置而形成的近一万人的“农转居”社区,社区内没有幼儿园。离中小学较远,没有大型的超市、农贸市场,也没有社区活动中心。新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原来村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社区内人际互动较少,缺乏活力。中老年人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学龄儿童无处可玩。社区只有几个零散的文艺兴趣小组,一些原村落的文艺骨干不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楼道里乱堆乱放杂物,影响了人们正常行走。大部分社区居民不适应“农转居”后的生活.普遍有一种不满情绪。新建的社区居委会由原居委会改组而成,工作人员缺乏城市社区工作经验。
对此.当地政府引进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调查后.制订了以协助居民“农转居”生活方式为目标的社区服务计划。
要求:结合本案例,依据“人在情境中”的基本观点,分别从居民、环境、社区居民与环境互动三个层面,设计具体的社区服务方案(只需把各层面的服务目标和内容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内)。


相关阅读

Ṥ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