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一)儿童的特点
特点 | 主要内容 |
社会属性 | 1、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 2、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3、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
成长发展 | 1、快速性:身心快速发展; 2、阶段性: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和青少年阶段; 3、顺序性:从上到下、由近到远、从大到小、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 4、不均衡性:两个快速生长发育阶段; 5、个体差异性:身心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 6、分化与互补性。 |
(二)儿童的需要和问题
要点 | 主要内容 |
儿童的需要 | 1、生存的需要 (1)生命存在的需要(基本生活照料); (2)社会存在的需要(社会身份)。 (1)获得良好家庭生活(亲子关系、爱与管教); (2)拥有受教育的机会;(3)休闲娱乐的满足; 儿童虐待包括:儿童身体、情感、性虐待、儿童忽视、儿童剥削。 (1)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个人卫生等; (2)自我观念发展,自我和非我; (3)养成良好的习惯,约束行为; (3)培养道德品质,适应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 |
儿童的问题 | 1、生存的问题 2、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 主要包括:贫困、家庭监护和受教育的问题。 3、儿童保护的问题 |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要点 | 主要内容 |
要素 | 1、儿童福利制度要素; 2、儿童权利要素; 3、儿童法规政策要素; 4、儿童中心的系统视角要素; 5、评估要素; 6、方法要素。 |
类型 | 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 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 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 4、儿童保护服务。 |
【笔记要点】
类型 | 服务对象 | 服务内容 |
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 | 全体儿童及其家庭 | 个别化咨询辅导;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为准妈妈提供咨询;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 |
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 | 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其家庭 | 为经济困难家庭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提供托育服务;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 |
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 | 亲职严重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 | 家庭收养、家庭寄养和机构养育或教养 |
儿童保护服务 | 遭受到人为侵害的儿童 | 多数时候是替代性服务 |
三、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原则 | 主要内容 |
优先原则 | 政策制定、服务计划制订、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要 |
利益最大原则 | 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 |
最小伤害原则 | 选择对儿童造成最小伤害的方案、选择最容易从伤害中恢复的方案 |
平等参与原则 |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岀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原因受到任何歧视 |
生态系统原则 | 从儿童自身及其与家庭、朋辈群体、社区、学校等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儿童问题 |
四、经典试题
1、社会工作者小文接待了来自农村的6岁脑瘫儿童小明和他的父母。几年来,小明的父母为他的康复四处奔波,债台高筑,却毫无效果,他们对小明的康复及家庭的未来几近绝望。为帮助小明及其家庭,小文适宜的做法有( )。
A、为小明父母提供心理辅导
B、将小明暂时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
C、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小明寻找寄养家庭
D、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助家庭申请经济救助
E、介绍小明的父母加入脑瘫儿童家长互助小组
2、单亲妈妈小芳向社会工作者小李诉说,10岁的儿子小明常因打网络游戏,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小芳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没有足够时间照顾儿子,小李邀请小芳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并联系退休党员王阿姨与小芳家结对,在小芳下班前替她照顾儿子,同时,小李还介绍小芳加入“助苗成长微信群”,向心理专家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以提高其亲职能力。小李为小芳家提供的上述服务属于( )儿童福利服务。
A、治疗性
B、补充性
C、替代性
D、保护性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