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方面 | 内容 |
人的成长发展 | 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 |
服务对象的问题 | (1)不良现实生活环境:过大现实生活压力或缺乏社会功能发挥机会; (2)不成熟的自我和超我功能:自我和超我功能没有充分发展; (3)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无法正确运用自我防卫机制。 |
人际沟通 | 人际沟通交流状况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 |
人的价值 | 心理治疗模式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
2、治疗技巧
(1)直接治疗技巧
①非反思性直接技巧: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②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2)间接治疗技巧
①间接辅导技巧的服务对象包括服务对象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
②辅导技巧:维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和现实反应。
【易混淆点】—直接治疗技巧
技巧 | 内容 |
非反思性技巧 | (1)支持—给予服务对象肯定与认可; (2)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者表达态度和意见; (3)探索—描述—宣泄:服务对象解释问题产生原因,宣泄情感。 |
反思性技巧 | (1)现实情况反思—使服务对象了解当前的处境和状况; (2)心理动力反思—使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 (3)人格发展反思—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经历和人格调整。 |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阶段 | 主要内容 |
研究阶段 | 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服务对象放回具体人际交往场景中。 |
诊断阶段 |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
治疗阶段 | (1)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4)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5)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
【易混淆点】—心理动态、缘由、分类诊断
(1)心理动态诊断(强调人格间的互动关系);
(2)缘由诊断(服务对象困扰、变化过程的分析);
(3)分类诊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判断)
二、危机介入模式
1、介入原则
(1)及时处理: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危害大,时间有限,及时处理,减少危机对服务对象的伤害。
(2)限定目标: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只有把精力放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
(3)输入希望:输人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4)提供支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周围他人资源,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5)恢复自尊: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
2、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措施】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迅速了解服务对象问题
(2)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措施】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3)有效的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措施】运用积极聆听、感情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措施】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介入计划,解决当前的问题
【经典试题】
1、小芸失恋后,整日以泪洗面,闭门不出,一天,她服用了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幸好被朋友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拾救才挽回生命。医务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情况后到病房陪伴小芸,协助她度过难关。从危机介入的角度,小赵除了需要迅速了解小芸的主要问题外,更重要的工作是( )
A、危险性评估
B、安抚悲伤情绪
C、联系其家人
D、转介心理咨询
2、在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进行个案服务的诊断阶段,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的评估属于( )。
A、心理动态诊断
B、人格类型诊断
C、缘由诊断
D、分类诊断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