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机干预
要点 | 主要内容 |
相关理论 | 1、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2、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
介入重点 | 1、危机干预模式 (1)开展评估 造成危机的因素;服务对象的情绪反应。 (2)建立关系 人本主义视角;向服务对象表现关注、真诚和同理关怀。 (3)聚焦问题 对与危机联系紧迫的问题进行危险性判断。 (4)稳定情绪 在情感上提供支持;给予鼓励和认可。 (5)制订方案 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订立服务计划。 (6)实施计划 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7)后续跟进—适时回访。 2、任务中心模式 (1)准备或进入 社会工作者—提供何种服务;服务对象—认可和接受介入原因。 (2)探索问题 问题描述(头脑风暴);问题细节(鼓励服务对象回答);优先问题。 (3)确定目标和时间限制 限定目标—SMART方法;时间限制—不超过4个月。 (4)规划和制定任务; (5)结束任务(终止和评估)。 |
四、支持网络建构
要点 | 主要内容 |
相关理论 | 1、社会再适应理论:军转复退军人安置服务对象面临的“重新适应事业”的压力。 2、社会支持理论(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
介入重点 | 1、正式网络的建构 (1)部门联动:发挥协调统筹优势,推动工作联动; (2)政策倡导:国家层面福利与社会政策方面的倡导; (3)资源链接:国家、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资源。 2、非正式网络的建构 (1)开展小组辅导 小组初期—心态调适;小组中期—环境探知;小组末期—职业准备。 (2)开展个案辅导 主要内容:压力预防、减压工作以及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笔记要点】
在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中,“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一直是介入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处于角色的转化和适应阶段,需要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对应的支持。
【例如】
对于服务对象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建构,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两个方面进行。
1、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方法主要从心态、环境及职业三个方面进行介入。心态调适比较好理解,对角色转变的适应和认同;其次环境是指对自己当下所处环境了解,并为职业选择做准备;最后是职业,主要包括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
2、个案辅导
(1)压力预防:社会工作者提前了解资讯,让服务对象做好心理准备;
(2)减压工作:帮助服务对象提供解释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区、正式与非正式组织资源。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