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要点】8大人群的需要和问题
人群 | 常见需要 |
儿童 | 生存、发展、受保护、社会化的需要 |
青少年 | 正面成长的问题(人际、学习、情绪问题等)、权益方面的问题、行为不良方面的问题 |
老年人 | 经济保障、健康、社会参与、就业、婚姻家庭、居家安全等 |
妇女 | 婚姻与家庭问题、妇女暴力问题、生殖健康问题、就业问题 |
残疾人 | 物质层面的困难、精神层面、社会交往的困难 |
社区矫正对象 | 基本生存、教育就业、正常家庭生活、再社会化的需要 |
优抚安置 | 健康维护、基本需要、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尊重、社会再适应、教育就业等 |
社会救助 |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答题要点】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理论 | 分析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个人层面(生理、心理状况);环境交互层面(个人与个人、家庭、群体、团体之间交互情况) |
生态系统理论 | 微观系统(家庭、邻居、朋辈群体)、中观系统(社区、学校、单位等)、外部系统(社会环境)/宏观系统(经济、文化、制度、政策) |
优势视角 | 个人(有能力解决问题)、环境(外在资源);增能(能力视角) |
【答题要点】介入策略与介入行动
方面 | 内容 |
介入策略 | (1)直接介入(个人、家庭、群体分析介入,强调人际交往和关系的改善); (2)间接介入(更大的社会系统,如社区资源、社会政策倡导等)。 |
介入行动 | (1)直接介入:现有资源运用、危机介入、小组或团体活动、调解行动、运用影响力等; (2)间接介入: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服务资源、改变环境、政策影响等。 |
【答题要点】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4大基本系统
基本系统 | 内容 |
改变媒介系统 | 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是促使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 |
服务对象系统 | 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现有和潜在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等)。 |
目标系统 | 根据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系统进行改变和影响。 |
行动系统 | 指那些为实现改变目标而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
小明年10岁,一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不知所踪,小明与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社会工作者小顾通过家庭走访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小明因目睹了父亲的车祸惨状,常常半夜惊醒,有时会突然大声尖叫,并伴有攻击性行为,为补贴家用,爷爷捡拾废品,家中和楼道堆满杂物,小身上总有异味,爷爷年事已高,对小明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小明常常逃学,整日在外游荡,考试成绩差,经常遭到爷爷打骂。
为应小明的多元化需求,小顾采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与小明和爷爷多次沟通,共同制订整套服务计划,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服务:联系儿童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对小明的创伤后症状开展游戏辅导;推荐小明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动员社区志愿者为小明和爷爷提供生活照料;通过慈善总会对接爱心企业,为小明申请到一笔救助金,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小顾对上述服务进行了持续追踪和监督。
【问题】分析案例中小明的需要。
【解题思路】
1、根据题干及问题,该题属于“服务人群”型的案例分析。通常服务人群的案例分析的常见问题为: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是什么?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介入策略是什么?
2、对应教材,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即儿童社会工作第一章介绍了“儿童面临的问题”、“儿童的需求” 等。
3、知识点与材料结合,即根据材料中的小明的具体表现和主要的需求结合。
需要 | 主要内容 |
生存的需要 | 生命存在的需要(基本的生活照料); 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
发展的需要 | 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爱与管教、良好亲子关系); 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和学习环境); 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适合、安全娱乐场所)。 |
受保护需要 | 儿童虐待;身体、情感方面虐待; 儿童忽视:健康、医疗照顾、教育、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忽视; 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商业性活动的剥削。 |
社会化需要 | 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吃、穿等行为); 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自我与非自我区别);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个人与外界关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 |
【参考答案】
(1)生存的需要;小明与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为补贴家用,爷爷捡拾废品,家中和楼道堆满杂物,小明身上总有异味,爷爷年事已高,对小明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
(2)发展的需要;小明获得幸福童年生活与休闲娱乐以及良好教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3)受保护的需要;常常半夜惊醒,有时会突然大声尖叫,并伴有攻击性行为,经常遭到爷爷打骂。
(4)社会化的需要;小明常常逃学,整日在外游荡。
社会工作者小罗在对李爷爷家进行评估时,发现李爷爷家房屋老旧,物品摆放杂乱,室内照明不足;李爷爷和老伴王奶奶以前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李爷爷的儿子每周会来探望一次,李爷爷二人的退休工资可以满足日常开销。前段时间,李爷爷因不慎跌倒导致骨折,生活暂时不能自理,全靠王奶奶照顾,李爷爷担心不能康复,情绪十分低落。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小罗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动员志愿者骨干定期探望李爷爷;邀请医护人员一同进行深入评估,制定上照顾和康复计划;介绍王奶奶加入照顾互助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对李爷爷家进行居家安全改造,等等。
此外,为更好的回应此类服务对象的需要,小罗总结服务经验,对机构的服务流程提供了改正建议。
【问题】在本案例中,小罗运用了哪些间接介入行动?
【解题思路】
1、根据题干及问题,该题属于“介入”型案例,常见问题;
2、对应教材,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即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四节“介入行动” ;
3、知识点与材料结合,即介入行动与具体的表现相结合。
行动 | 主要内容 |
社区人力资源 | (1)能够识别“有影响力”的人。 (2)具有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技巧。 (3)具有说服和游说的、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技巧。 (4)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 |
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 (1)微观层次 协调以服务对象为焦点的活动,协调不同专业一起为个人和家庭服务。 (2)宏观层面 协调以特定类型服务对象为焦点的服务和活动的不同政策,如针对网瘾青少年、老年人群体等不同的群体政策配合。 |
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 (1)控制规模,使之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 (2)争取机构和社区的支持; (3)设立必要的组织承担工作,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才能确保计划的实施;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依计划性质而定。 |
改变环境 | (1)环境介入与环境改变的目的 通过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而对环境和个人改变所采取的行动。 (2)改变环境的意义(环绕服务对象的整个外部世界) (3)环境介入和社会变迁(环境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 (4)环境介入和改变的入手点 空间和时间;关系(改变或介入人们社会关系)。 (5)促进社会环境变迁的方法 自然助人者介入;网络促进;建立互助小组;技术训练。 |
改变机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式 | (1)在了解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2)全员参与; (3)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法推行改变。 |
【参考答案】
(1)运用和挖掘社区人力资源,如小罗动员志愿者骨干定期探望李爷爷;
(2)协调各种资源与系统以达到服务的目标,如小罗邀请医护人员一同进行深入评估,制定上门照顾和康复计划;
(3)制定计划并创新各种资源,如小罗介绍王奶奶加入照顾互助小组,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4)改变环境以达到间接改变服务对象,如小罗协调相关部门]对李爷爷家进行居家安全改造,改造李爷爷的外在生活环境;
(5)改变组织和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等,如小罗总结服务经验,对机构的服务流程提供了改正建议。
教材变动对比 | |
教材变动解读 | |
考情分析 | |
备考攻略 | |
思维导图 | |
干货笔记 | |
每日一练 | |
免费课程 | |
持续更新中....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