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环境的思维导图
二、社会环境构成要素复习指导
(一)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
要素 | 主要内容 |
同辈群体 | 1、含义 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2、特点 (1)平等性:年龄、知识、能力等相近,地位平等; (2)开放性:内部不存在严格规则,交往、交流没有限制特定形式; (3)认同性: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性高; (4)独特性:群体的亚文化为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3、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个体直接影响:认知、行为、情绪及精神追求; (2)同辈群体的价值标准对成员行为有积极/消极影响。 |
学校 | 1、含义 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2、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校园文化:学校精神风貌,较强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 (2)班级规模:特定教师指导下特定班级或教学团体的人数; (3)教学模式:应试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模式; (4)师生关系:学生在学校与教师建立的情感、行为等联系、 |
工作单位 | 1、含义: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2、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的实践; (2)指导个人建立社会关系,调适自我行为。 |
社区 | 1、含义: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 (1)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2)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3)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
文化 | 1、含义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是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 (1)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3)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
大众传媒 | 1、含义: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 2、类型 (1)旧传媒: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 (2)新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等。 3、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为受众提供立场、观点等支持; (2)重复传播内容,改变受众行为; (3)使受众改变原有立场; (4)提供信息引导人们行为; (5)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 |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关系 | 主要内容 |
人的行为适应社会环境 | 人们处于自身需要动机,在现实条件及社会规范的约束下行动,获取生存和发展。 |
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 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参照标准,参照群体是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是人们进行比较和评价的标准,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影响 |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 |
人类能改变社会环境 | 人类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非平衡性 |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较大一些。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