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组工作的过程思维导图
二、小组工作过程的要点
(一)准备阶段
任务 | 要点 |
组员招募和选择 | 1、招募成员 (1)主动向机构寻求帮助的; (2)已是机构服务对象; (3)其他机构转介; (4)外部媒体了解到信息主动报名; (5)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些人员。 2、遴选和评估 (1)有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共同的兴趣; (2)年龄和性别(特别情况); (3)文化水平及认知; (4)家庭状况; (5)职业状况; (6)对参加小组要求。 3、确定组员 按照本小组的类型、特点及人数要求等,确定参加本小组的成员。 |
小组工作目标 | 1、小组工作目标分类 (1)沟通目标:促进组组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 (2)过程目标:小组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不同阶段任务的具体化; (3)实质目标:小组工作需解决的问题及具体范围; (4)需求目标:遵循个别化原则,针对组员具体需求设计的任务。 2、确定小组工作目标的原则 (1)目标清楚,可测量、评估; (2)明确时间限定; (3)目标适合组员能力; (4)目标具有相容性,不能冲突; (5)目标表述以正面语言肯定。 |
制订工作计划 | 理念、目标、组员、小组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日程、招募计划、需要的资源、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预算、评估方法。 |
申报并协助资源 | 开展小组工作需要资金、场所以及人力支持等方面的资源。 |
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 | 1、小组规模 (1)治疗小组:5~7人,儿童小组6~8人; (2)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小组,20~30人; (3)工作小组或会议小组5~9人,讨论性小组不超过15人,督导小组8~10人。 2、小组时间 (1)工作的期限;(2)小组聚会的频率;(3)会期的长段;(4)聚会的时间。 |
活动场地及设施选择 | 1、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安全、安静、舒适的活动场地和环境; 2、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圆形或面对面 3、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如张贴画、奖品等; 4、小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并做好完善的应急预案。 |
【笔记要点】
小组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很多工作任务都是一些基础的工作为主,涉及的内容比较细,考生在复习时候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关于主要的遴选和评估:有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共同的兴趣、年龄和性别(特别情况)、文化水平及认知、家庭状况、职业状况、对参加小组要求;
2、小组工作目标的4种分类: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需求目标;
3、制订工作计划:小组计划书的11个环节。
(二)开始阶段
要点 | 主要内容 |
组员的一般特点 | 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对小组充满好奇和期待,也希望与组员或社会工作者有良好互动。 大多数成员的行为十分拘谨,说话做事显得小心谨慎、客气、礼貌。 刚进小组不懂小组规范,怕说错话、做错事,组员表现出沉默、观望、等待的特征。 初入小组,组员容易对社会工作者产生遵从倾向,依赖社会工作中。 |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 1、协助组员间认识消除陌生感 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小组的类型,设计出有创意的打破僵局的活动。 订立小组目标,让组员清楚小组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1)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就保密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2)小组契约:与组员共同商定有关小组程序和主要目标两方面的内容。 (1)秩序性规范: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2)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3)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信念和基本价值。 (1)主动与组员沟通; (2)创造机会让主要表达自己想法; (3)强调主要的相似性; (4)澄清组员间可能误解。 (1)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进行沟通的理想结构; (2)接纳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结构; (3)权利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 (4)领导结构:在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建立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5)角色结构;协助建立每个组员都有位置、都适合的角色结构。 |
社工角色和责任 | 1、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社会工作者处于核心位置) 指导小组发展、制订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 鼓励主要表达对小组和其他主要的期望,以适应小组环境。 组织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熟人关系。 |
2021年社会工作备考提上日程,章节内容已更新,点击了解更多>>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