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晨老师语录:单项选择题,把握“一看最顺眼”
一、人类行为的类型
分类 | 行为类型 |
人类行为起源 | 1、本能行为:遗传,无需学习的定型行为模式,如爬行、吮吸等。 2、习得行为: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形成的,如交往、工作等。 |
对社会的作用 | 1、亲社会行为 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等。 2、反社会行为 攻击或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的行为,如暴力、违反犯罪、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等。 |
符合社会规范 | 1、正常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2、偏差行为: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 |
【注意】—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划分标准(掌握)
标准1:统计学标准
大多数人或者一致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与正常情况背离,则认为是偏差行为。
标准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个人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属于正常行为,否则认为是偏差行为。
标准3:行为适应性标准
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属于适应性行为;若因器质的功能缺陷使个体受损,其行为后果带来不良影响,则行为产生偏差。
标准4:个体主观体验
根据观察者自己经验作出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主观性较大,标准不同。
【经典试题】
1、大学生小胡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的关爱老年人活动。他弹唱老人们熟悉的各区,展示街舞才艺,让老人们感受年轻人的世界。小胡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本能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利己行为
D、规范性行为
2、天天今年上初二,但非常喜欢玩游戏,为了打游戏经常逃课去上网,针对该学生偏差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
A、统计规律
B、个人主观体验
C、社会规范与价值
D、行为适应性标准
3、小明的父亲有酗酒的习惯,并且喝醉后乱发脾气,对母亲打骂,甚至还会动手,针对小明父亲的偏差行为,其判定的标准是( )。
A、社会规范与价值
B、个人主观体验
C、统计规律
D、行为适应性标准
二、人类行为的特点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要点 | 主要内容 |
人类行为特点 |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环境 2、多样性:外显与内隐;遗传与后台习得;生理与社会范畴 3、发展性: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现在行为是未来行为的基础 4、可控性: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解自身行为 5、整合性:个体行为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 |
影响因素 | 1、生理因素 (1)人的成长—物质基础; (2)心理因素的成长; (3)不同时期成长特征; (4)遗传基因的影响。 2、心理因素 (1)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2)心理的需要和动机影响行为的变化。 3、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 |
【经典试题】
1、小学生军军写作业总是拖拉,社会工作者与军军商量制订完成作业的时间表。执行一-段时间后,军军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善。上述社会 工作者的做法主要是基于行为的()
A、多样性特点
B、发展性特点
C、可控性特点
D、整合性特点
2、社会工作者小翟对他的督导说:“我发现给服务对象安排活动容易,但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因为他们已经 养成习惯了。”督导说:“有些服务对象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作为社会工作者,首先要相信他们是 会改变的。他们能够根据环境做出调整。一旦他们确定了目标,就会慢慢发生改变的。” 督导的上述看法反映了人类行为的( )特点。
A、适应性
B、单一性
C、发展性
D、可控性
E、整合性
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还有什么疑问的,欢迎在下发留言噢~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izhihao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