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早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一)理论基础
1.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
2.系统功能理论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实施原则
1.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
3.培养小组领袖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
4.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对象是行为失范的人群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
(一)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小组【潜意识】
阿德勒式小组【人主要是由社会因素所驱动,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行为治疗小组【社会技能训练小组、肯定训练小组、压力管理小组等】
完型治疗小组【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道理,并接受个人的社会责任】
(二)实施原则
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实务技巧
建构性原则: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
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个别治疗和小组治疗
也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小组模式,通过各种互动,促使组员在小组共同体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
(一)理论基础
1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2小组是个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的有效场所
3通过互动发掘自身潜能,增强他们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信心、知识和能力
(二)原则
1开放性的互动:目标焦点既在个人又在环境,更在互动
2平等性的互动:强调组员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3面对面的互动: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动力
(一)理论基础
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
焦点在于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有关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的是组员个人潜力的发掘与发挥而不是治疗性辅导。
(二)实施原则
1积极参与原则:鼓励组员参与,分享
2“使能者”原则:帮助组员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自我发展
1.针对部分高三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出现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小于举办了一个“放飞心灵”小组,目的是帮助高三学生学习自我减压方法,释放压力,调适心情,降低焦虑,提高学习效率。该小组依据的是( )。
A.阿德勒式小组理论
B.精神分析小组理论
C.行为治疗小组理论
D.完型治疗小组理论
2.针对儿童养育过程中父亲参与度不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小罗开设了主题为“携手共成长”的小组,旨在搭建沟通平台,帮助父亲更多地交流养育经验,参与孩子培养。该小组属于( )。
A.互动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会目标模式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