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这类机构是无偿向特困群体、困境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照顾的机构。其职能是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福利服务任务,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又可以分为政府办和民办两种,其中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占多数,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这类机构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由民间自筹资金,向有特殊困难的群体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的机构。如服务智障人士的“北京慧灵”、服务自闭症儿童的“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服务民工和打工子弟的“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服务妇女的“红枫妇女热线”等。这类机构是我国体制改革之后发展起来的,在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补充功能。
3.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 矛盾调处、权益维护、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链接等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1.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的一般结构和职权大致有三种类型:直线式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和职能式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组织方式,组织由上而下分成若干等级,各层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权责相等,层级间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直线式的职权是赋予主管指挥其下属的权力,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指挥关系。
直线参谋式组织机构,是指组织层级之间存在着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调直线部门的管理者。例如:一个儿童保护机构可能设立研究部门充当机构领导的参谋。
职能式组织机构是职能部门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可以直接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的结构。职能部门具有较大的权力。
2.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结构类型
多功能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是指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专业领域的成员组成,共同来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团队。其有效性在于能够使机构内(甚至机构间)不同领域的成员之间可以交换信息,激发出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在社会工作领域,最典型的多功能型团队是为处于多重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的个案管理服务
问题解决型团队。社会服务机构的多数团队是问题解决型团队,这些团队的成员每周用几个小时来碰头开会,讨论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改善工作环境等问题,成员也会就如何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技术相互交换看法或提供建议。
自我管理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也被称为高绩效团队,自然形成的工作小组,被赋予了较大的自主权,集计划、指导、监督和控制于一身,包括控制工作节奏、决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安排工作或休息等。但也要求团队成员能够高度自律,并能够有较好的工作业绩。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1.社会服务机构运作的功能性环节
(1)授权
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授权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
一是可以授权任务。即指派下属或员工完成多项任务。
二是可以授予权力。一项授权的任务必须拥有足够的职权来完成,如果只要求属下或员工完成某项任务,而不给予权力,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是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强调这个权力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
(2)协调
社会服务机构的协调可分为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前者是在活动设计过程进行的,后者是在服务进行过程中进行的。
(3)沟通
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在沟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同事协调,向公众交代等。
(4)控制
具体的控制行为有:一是确保行政实施计划的实施方向,使行政实施的工作状态与行政计划的工作状态尽量相符合,确保行政实施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目标一致;二是实行授权管理,对员工的工作进程和绩效加以考核;三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减少冲突。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目标体系;控制主体;控制的对象;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2.机构的项目化运作方式
(1)社会服务项目的特征: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特征、多个行动主体共同协调的活动、多种资源的动员和整合
(2)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3)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
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创时只有1名创始人兼中心主任,带领2名社会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儿童服务、经过6年的发展,机构工作人员发展到20名,服务也从当初的儿童服务,拓展到街道社会工作者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多个方面。机构决定由原来的直线式组织结构调整为职能式组织结构,为此,该机构应该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 .授予中心主任更大的指挥权
B .管理人员下沉开展服务
C .按业务划分部门并加强联动
D .成立分支机构拓展服务城市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